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制度与创业关系的研究达成了一个普遍共识:完善的制度环境对创业具有促进作用,而薄弱的制度环境会阻碍创业活动的开展。对转型经济体而言,制度空洞(Institutional void)是一个典型的特征。因此,在转型经济中,创业活动将受到压制。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诸如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体却保持着较高的创业率。事实上,与主流观点相悖的是,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是世界上创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即使在相对不利的环境中,也存在积极从事公司创业活动或者说高创业导向的企业。那么,该如何解释这一充满悖论的现象?对此,以往研究分化为两个流派。其中一个流派,本研究称之为“非市场战略”(Non-market strategy),强调企业通过诸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和实施企业政治行为(Corporate political activity,简称CPA)等“非市场”方式,主动管理并塑造有利的制度环境,促进自身创业活动的开展。相关研究表明,无论是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还是政治联系(Political connections)对制度空洞都有一定的弥补作用。另一个流派,本研究称之为“市场战略”(Market strategy),强调的是企业采取市场化的竞争行为与策略来改善企业的制度环境,为创业活动创造有利条件。研究表明,加入企业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市场战略,并且对弥补制度空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两派观点无疑是有解释力的,但存在着三个理论缺口。第一,以往研究考察了制度空洞对企业绩效、并购交易和再投资等的影响,但制度空洞与创业特别是与公司创业的关系,尚未有具体的分析。第二,以往关于制度和创业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或区域层面的制度,有关地区层面制度空洞与创业关系的考察还不多见。第三,以往研究从市场或非市场战略的某一方面探讨如何缓解制度空洞的影响,将两者进行统合性考察的研究还未出现。与此同时,关于市场与非市场战略到底是互补还是互斥关系,学界尚有争议。弥合以上理论缺口对于推进制度与创业关系研究至关重要。首先,公司创业是创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忽略公司创业的情况下讨论制度空洞与创业的关系显然是不完备的。其次,在大型转型经济体中,地区间的制度空洞水平存在差异。因而,仅探讨国家层面的制度空洞水平差异对创业的影响,并不能充分刻画两者的关系。最后,虽然经典管理理论强调企业通过市场战略影响外部环境进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但企业的外部环境不仅包括市场因素,也包括非市场因素,在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市场与非市场战略。因此,整合市场和非市场战略并加以同步考察实属必要。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以下两个研究问题:第一,制度空洞果真阻碍了公司创业活动吗?第二,若是,则企业如何综合运用市场与非市场战略以抵消制度空洞的影响?为此,本研究关注制度空洞与创业导向的关系以及市场和非市场战略如何独立地和交互地影响两者的关系。首先,基于制度理论,预测并检验制度空洞对创业导向的影响。创业导向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战略取向,刻画的是在位企业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度或倾向。制度空洞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会降低公司创业的意愿和倾向,因此预测前者对后者具有负向影响。其次,将企业集团隶属作为典型市场战略,将企业社会责任以及政治联系作为非市场战略,预测并检验两方面对“制度空洞-创业导向”这对关系的权变影响。由于市场和非市场战略均可有效降低制度空洞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因此预测两者均可弱化制度空洞与创业导向之间的负向关系(即正向调节效应)。最后,整合市场和非市场战略,探讨企业集团隶属与企业社会责任和政治联系的交互是如何调节“制度空洞-创业导向”这对关系的。市场与非市场战略之间到底是互补还是互斥的关系,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由于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和政治联系所获资源的属性不同,推测当企业隶属于企业集团时,企业社会责任对制度空洞与创业导向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会减弱;而当企业隶属于企业集团时,政治联系对制度空洞与创业导向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会增强。考虑到本研究的变量涉及企业和省份两个层面,企业嵌套于省份之中,因此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简称HLM)加以分析。基于2018年中国民营上市企业1251个观测值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空洞对创业导向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政治联系和企业集团隶属对制度空洞与创业导向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当企业隶属于企业集团时,企业社会责任对制度空洞与创业导向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会减弱;而当企业隶属于企业集团时,政治联系对制度空洞与创业导向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会增强。上述研究发现的理论贡献有四。第一,在中国背景下验证了制度空洞的若干命题。首先,Khanna(2000)提出企业集团利用自身财务、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弥补制度空洞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研究基于中国民营上市企业数据的分析为此观点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经验证据。其次,基于中国独特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本研究揭示了制度空洞对公司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转型经济背景下的创业现象。第二,在Zhou(2013b,2017)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度空洞对企业层面创业活动(即公司创业)的影响,这对有关制度与创业关系的研究文献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本文将制度理论延伸应用到公司创业领域,解释了制度环境引发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创业导向的影响,强化了人们对于制度与创业关系的认识,也丰富了创业导向的前因研究。第三,验证了非市场战略的若干命题。本研究在中国制度环境背景下,研究了非市场战略(企业社会责任和政治联系)在弥补制度空洞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非市场战略的研究。以往研究更多的将两者分离开探讨它们的前因和后果,而随着学者研究的深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政治行为不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领域,整合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政治行为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本研究同时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政治行为(政治联系)对“制度空洞-创业导向”这对关系的权变影响,是对整合非市场战略研究的重要推动。第四,不仅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市场战略(如企业集团隶属)与非市场战略(如企业社会责任和政治关联)对“制度空洞-创业导向”这对关系的调节作用,而且还进一步分析了两者的交互对于前述关系的影响,从而更为全面地回答了“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如何克服制度空洞”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