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生活与艺术的巫术——日裔美籍先锋艺术家小野洋子的艺术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pere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野洋子的艺术创作跨越了类别且模糊了边界,很多人对这位名人艺术家一直都感到神秘莫测,也有人认为小野洋子的艺术与现实无关。其实恰恰相反,小野洋子的艺术是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更是融合在生活之中。虽然生活与艺术一直是人们所谈论的问题,而在小野洋子的艺术中,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是一种升华,展现了新的可能性,并且小野洋子以巫术般的方式来游走于生活与艺术之间,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把生活与艺术融合在一起,她生活里的爱人、艺术观众,甚至全人类,都一一进入到了她的艺术里,而她的艺术又是融入到世界、人类思想里去,更是把世界,把观众变成了她艺术的一部分,变成了她艺术存在的理由,也变成了她艺术的共同创造者。  词典上对巫术的解释为: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降神仪式”和“咒语”构成巫术的主要内容。生活与艺术从古至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小野洋子的作品中更是把艺术与生活融为一起,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开拓新的可能性。在对小野洋子的艺术分析中就包含着这样三层含义,一是小野洋子的艺术所采用的艺术方法、艺术形式语言,是一种可以把生活与艺术相连通的巫术仪式,二是小野洋子的思维方式(包括她早期思想受禅宗影响)以及在作品里所蕴含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宗教式的巫术特征,三是在小野洋子的作品中可能游刃有余的让艺术存在于生活中,让生活存在于艺术中。小野洋子不断地变换着各种身份,在她的艺术与生活中是相互影响又是彼此共同促进,进而影响周遭世界(这是她所希望的,当然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怎能不说她具有着这样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巫术。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从她的艺术的本体以及外界对她的影响两方面入手,分析她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第一章小野洋子身处的艺术世界——二十世纪50、60年代兴起各种反既定文化的艺术激进主义。阐述美国先锋运动及禅宗艺术这个大背景在历史的进程中是如何逐渐产生并且深入到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及分析这种激浪运动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对洋子的艺术作品的影响。  第二章将从美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到禅宗艺术的传入,详细分析她作品中的隐含内涵,参与性的应用,禅宗的艺术语言与艺术作品相结合。  第三章是论述互动性在洋子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目的及意义。  第四章论述的是小野洋子怎样将艺术与哲学,生活,意识结合起来,获得更多的思维和精神上的探索。  她的作品形式繁多,但大部分并没有在市面上流通,文字资料也较少,更极少在我国举办展览,因此国内对于她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艺术杂志和网路上偶尔能看到少量关于她的篇幅,大多也都是几句带过,无法深入下去,这无疑是一种遗憾。这篇论文本着不断学习的态度,搜集、归纳了大量国内外资料,以期能对小野洋子整个艺术观的内涵、外延都做出比较详细的分析,从她对待艺术与生活的态度与方式出发,而总结出她是如何的重新定义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也重新拓展了艺术的定义。让读者可以更加全面、立体地了解小野洋子的艺术构思以及产生的原因。
其他文献
“私伙局”这一词语是民间俗称,他是由一些共同喜欢本土曲艺音乐的发烧友组成,他们按时开局,追求的是一种是自我满足、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一般以唱粤曲为主,偶尔会演奏“广东音
期刊
期刊
本文在认知主义电影理论范式的指导下,采用质化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20位青年电影观众的观影自省进行分析挖掘,探索性地提出了观众对电影的一般理解规律,以及在该规律下,观众在局部
期刊
专利知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案例知识来源备受关注,然而专利文献格式复杂,文本晦涩难懂,为专利知识的重用带来了重重阻碍。建立有效地专利文本知识抽取和重用机制将对概念创新
期刊
近几年,桌上游戏在国内风靡一时,桌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原创产品不足的问题。文章针对桌游这一媒介的叙事特点,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出发,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表
期刊
本文以中国境内藏族地区蒙古族地区和中原汉族地区的藏传佛教格鲁派法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运用并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对藏传佛教格鲁派法舞的起源传播、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