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在过去几年里,特别是在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明显上升,NAFLD的患病率和国外已经相差无几。在西方国家,NAFLD早已成为常见的肝脏疾病。在我国,NAFLD也逐渐成为最常见的肝脏疾病。然而,非酒精性脂肪胺的临床意义,长期以来存在争论。长时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NAFLD是一种预后较好的疾病,尤其是当这些脂肪肝的患者有着正常血清肝功能水平时。但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NAFLD和糖尿病、冠心病等许多威胁人类的疾病是密切相关的。现阶段临床上广泛采用易善复、阿托伐他汀、二甲双胍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但常有临床疗效不确切或药物本身可能造成肝损害等弊端。研究目的:根据薛博瑜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肝的临床经验,确立益肾运脾治疗大法。临床研究部分通过观察以自拟益肾运脾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结果,评价本方的疗效,以求初步了解益肾运脾法在本病治疗中的作用。实验研究通过了解肝功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AMPK磷酸化水平以及肝脏病理学等方面,进一步探求益肾运脾方治疗本病的机理,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研究方法:临床研究部分方法为将9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其中中西药结合治疗组30例、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三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中西药结合组给予益肾运脾胶囊和易善复胶囊,中药组则服用中药益肾运脾胶囊;西药治疗组给予易善复胶囊治疗,模拟药平行对照,最后评价三个治疗组的治疗情况。实验研究部分方法为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西药结合组,采取不同给药方法后观察相应药物对大鼠肝功能、血脂、肝指数、肝脏病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及瘦素的影响,并特别检查了各种药物对AM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研究部分结果为中西药结合组30例,临床治愈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中药组30例中临床治愈3例,有效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40.0%。西药组30例中临床治愈2例,有效11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43.3%。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动物实验研究部分结果为:益肾运脾方药联合易善复能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肝脏病理情况,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的脂肪变性,降低血清中TG和T-CHO含量,降低体重;降低瘦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优化AMPK磷酸化水平,而且较单纯中药及单纯西药治疗组疗效更佳。研究结论:益肾运脾胶囊联合易善复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综合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和中药,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瘦索以及脂联素水平等的效果。机理可能与其降低血脂,减少肝脏脂肪沉积,保护肝细胞膜,调节肝脏代谢功能,以及影响IR、AMPK等多重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