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干细胞对紫外线诱导皮肤光老化的修复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b54gh4h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皮肤老化不仅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导致的皮肤生理性改变,更是一种由外界环境影响导致的病理状态。紫外线(ultravioletB,UVB)照射导致的光老化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且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的多能间充质干细胞,因其来源丰富、易于获得、免疫排斥反应低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有部分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ASCs能有效改善老化皮肤,但ASCs改善老化皮肤的作用机制目前仍尚未完全阐明。研究目的:1.探究ASCs是否通过影响正常及紫外线损伤的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s)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老化皮肤的效果。2.研究ASCs对细胞外基质重塑相关细胞因子(包括MMP1、TGF-β1、EGF和IGF-1)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探究ASCs注射后皮肤细胞外基质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验证细胞外基质重塑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3.明确ASCs对皮肤紫外线照射后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4.在动物实验中研究ASCs对于皮肤血流量和局部组织水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机制。研究方法:1.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脂肪干细胞,鉴定干细胞特异性表型及其成脂分化和成骨分化能力。2.将HDFs分为四组:正常HDFs组(空白对照)、UVB照射光老化HDFs组、ASCs与正常HDFs共培养组和ASCs与光老化HDFs共培养组,检测HDFs的增殖、凋亡、衰老和迁移等功能的变化。3.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RT-PCR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检测ASCs对HDFs细胞外基质重塑相关细胞因子(包括MMP1、TGF-β1、EGF和IGF-1)表达的影响,使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4.建立光老化小鼠和自然老化小鼠模型,向造模成功的小鼠背部两侧分别注射ASCs和PBS。在注射后第3周至第7周对小鼠皮肤样本进行皮肤结构的组织学分析,评估小鼠皮肤皱纹变化、真皮厚度和胶原蛋白的含量等皮肤结构的改变,使用RT-PCR、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重塑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5.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变化以及氧化应激相关通路细胞因子Nrf2和IL-6的表达变化。并在动物实验中进一步验证ASCs改善老化皮肤时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所发挥的作用。6.使用激光散斑对比成像系统和MoistureMeter-D组织水含量测量仪检测光老化小鼠和自然老化小鼠皮肤血流量和局部组织水含量(Local Tissue Water,LTW)的变化,并检测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研究结果:1.UVB照射显著增加了 HDFs衰老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HDFs的增殖能力并促进其凋亡,但UVB照射对于HDFs的迁移能力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与ASCs共培养可以减少UVB照射后HDFs衰老细胞的数量,但是ASCs共培养对于正常HDFs细胞衰老的改善并没有统计学差异;无论是正常HDFs还是光老化的HDFs,其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都有了显著的增加,而细胞凋亡减弱;2.ASCs可以抑制HDFs分泌MMP1,减少胶原蛋白的降解;同时ASCs可以增加HDFs分泌TGF-β1,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在UVB照射光老化小鼠组中,ASCs注射侧MMP-1减少起主要作用,主要通过减少胶原降解,来增加胶原蛋白的含量,使得真皮增厚。但是在自然老化小鼠组中,ASCs注射侧TGF-β1升高起重要作用,主要通过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使真皮增厚。3.ASCs可以显著降低皮肤中ROS的表达。ASCs注射后,氧化应激相关通路的Nrf-2表达无明显影响,但是IL-6的表达增加。4.注射7周后,UVB照射光老化组小鼠ASCs注射侧血流灌注量明显高于PBS注射侧血流灌注。而自然老化组小鼠双侧血流灌注量无明显差异。CD31免疫组织染色显示小鼠皮肤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IGF-1和EGF水平在两组ASCs注射侧都显著高于PBS注射侧。5.在自然老化小鼠组中,在注射后7周内,ASCs注射侧和PBS注射侧的LTW没有显著差异。而在UVB照射光老化小鼠组,PBS注射侧LTW含量在注射后第7周逐渐升高。研究结论:1.总体来说,ASCs的旁分泌作用在UVB照射组和未照射组均能显著改善HDFs的衰老、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与UVB照射的光老化HDFs相比,正常的HDFs在与ASCs共培养时表现出更强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更低的凋亡率和更少的衰老细胞。2.ASCs通过旁分泌作用使得HDFs中ECM相关细胞因子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发生了变化,从而达到重塑细胞外基质结构,改善老化皮肤的目的。3.ASCs通过减少ROS的含量和干预氧化应激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有效减少了氧化应激造成的皮肤损伤。4.ASCs可能主要影响真皮下层相对健康的HDFs,使其竞争性的替换衰老的真皮上层HDFs,从而达到改善皮肤老化的作用。5.注射7周后,ASCs注射侧小鼠皮肤血液灌注量增加、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多、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增加。6.UVB照射光老化小鼠组中,PBS注射侧LTW含量在注射后第7周显著升高。推论:因为皮肤中红细胞的数量与皮肤组织含水量呈反比关系,所以,随着光老化小鼠毛细血管数量的减少,皮肤中LWT增加。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中国皮肤科医生对人工智能态度的网络调研背景: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地关注和应用,皮肤病学是一门基于形态学特征来诊断疾病的学科,特别适宜发展皮肤病学的人工智能。我国已经开展了许多针对皮肤病的人工智能研究,并且许多人工智能产品逐步应用于日常诊疗活动中。然而,中国皮肤科医生对于人工智能的态度尚不清楚,目前尚无相关调查研究。目的: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中国皮肤科医生对于人工智能信息的
研究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形式严峻。了解不同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对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发热门诊在我国COVID-19疫情防控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其爆发,我国初期预警体系仍然不够完善。研究目的总结急诊科发热门诊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组成,对不同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了解发热门诊在COVID-19疫情前后的设置变化和作用。建立病毒性肺炎人工智能预警工具
背景: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是最重要的心肌细胞膜去极化阳离子通道之一。它决定了 0相动作电位的形成与幅度,心脏中的钠通道主要是SCN5A钠通道亚型(Nav1.5通道蛋白),由 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其中SCN5A基因编码合成Nav1.5通道的α亚基,α亚基决定通道的生物物理功能,β亚基起辅助调节通道功能作用。SCN5A离子通道广泛存在于心房肌、心室肌及蒲肯野氏纤维,是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靶蛋白。心脏钠通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主要由起源于肝细胞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起源于肝内胆管细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和兼具有两者病理特征的混合型肝癌组成,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HCC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其病因学包括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酗酒、罹患代谢功能
第一部分骨髓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miR-143-5p抑制MKP5表达促进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目的:胰岛素抵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是胰岛素抵抗发生的主要场所之一。肥胖是导致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肥胖可导致肝脏内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浸润增多。增多的巨噬细胞在肝脏胰岛素抵抗发生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一生物学过程主要由巨噬细胞分泌的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能够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实现有效控制,但是并不能彻底清除整合到宿主基因组的HIV病毒,绝大多数感染者需要终身进行ART,以避免停药后病毒的反弹。此外,由于体内持续的免疫激活状态,经历ART治疗的感染者慢性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仍然高于正常人。恢复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并清除病毒潜伏库,是实现艾滋病治愈的目标。给予ART治疗建立的潜伏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是进行功
目的:本研究基于胆汁DNA中突变和甲基化的平行分析,拟建立胆胰系统恶性肿瘤辅助诊断模型,为目前临床中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断结果不明确的患者提供辅助性诊断的方法,从而提高胆胰系统疾病中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使患者能更及时、准确的就诊,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水平。内容:本研究共采集来自5家医院的259例胆汁样本,通过提取胆汁中DNA并分析DNA的基因突变和甲基化差异,结合临床的诊断结果,
第一部分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受体库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预后价值背景: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状态与其临床结局密切相关,而适应性免疫状态是抗肿瘤治疗的关键影响因素。然而目前仍然缺乏适应性免疫状态的系统性评价指标。外周血在抗肿瘤免疫中至关重要,而T淋巴细胞受体(TCR)库的多样性是有效适应性免疫的关键。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晚期肺癌患者在最初几个治疗周期(1~4)中适应性免疫状态及外周血TCR多样性的变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的疾病。据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15年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人数为6.34万,死亡2.18万[1]。根据病因子宫内膜癌可分为两型。其中Ⅰ型为雌激素依赖型的高、中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多由子宫内膜的良性病变和不典型增生恶变而来,约占子宫内膜癌的80%,预后良好。Ⅱ型为非雌激素依赖型,又称不良组织学类型的子宫内膜癌。主要包括组织学上非子宫内膜样的
膜融合过程是HIV-1病毒入侵宿主靶细胞的首要步骤,而HIV-1包膜蛋白上的gp41亚单位是抗病毒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靶点。源自病毒CHR序列的多肽可以与病毒NHR区结合形成外源性的六螺旋束,从而有效阻止病毒膜融合过程的发生。恩夫韦肽(T20)是目前为止唯一美国FDA批准的可以用于临床治疗的多肽类膜融合抑制剂,近年来研究者们也设计了很多高效广谱的新型膜融合抑制剂,然而耐药问题始终是膜融合抑制剂发展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