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全球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初级产品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甚至丧失。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提升,以及汇率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地位也开始受到亚洲、拉美以及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威胁。反观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开始改变长期信奉的自由贸易信念,强调政府对产业领域和贸易领域的干预。将“夕阳产业”淘汰给发展国家,自身却投入大力人力、物力发展以通讯、电子、计算机和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绝对优势。
加入WTO以后,我国必须继续降低关税壁垒、大幅度削减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开放市场,我国的对外贸易必须纳入WTO的规则和框架。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市场经济的各方面制度尚不完善,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民营企业的成长还有待时日。因此,在对外贸易领域里,我国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应该在WTO的规则和框架内,以本国经济利益为基本出发点,有利于本国企业参与国内外两个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服务于我国经济的成功转轨。
战略性贸易政策为不完全竞争下的国家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发达国家政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在适应国情的情况下,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和创造竞争优势,完善市场结构,发挥政府积极的宏观调控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综合应用贸易理论和产业理论相关知识,采用理论分析和数据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典型行业的经验分析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说明。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前言,对我国贸易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该领域最近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括;第一章,从论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主要内容出发,着重分析了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第二章,对飞机制造业的贸易状况和行业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三章,作为本文重点,我选取了迪克西特的战略进口模型,分析了战略进口政策对该行业进口量、企业利润及国民福利产生的影响;第四章,作为总结部分,分析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践效果并对促进飞机制造发展的合理措施提出了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