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自东汉中晚期成熟瓷器诞生后,再经过约400年的发展,至隋唐时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青白瓷是五代时期出现的一个新瓷种,传统认识一般以宋代景德镇窑产品为代表,但关于其早期的生产情况并不清楚。目前见诸报道的五代时期生产青白瓷的窑址仅有湖北青山窑和安徽繁昌窑。2002年安徽繁昌柯家冲窑址的考古发掘为进一步研究青白瓷的早期历史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 本文以2002年繁昌柯家冲窑址的发掘材料为基础,运用传统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发掘发现的遗迹、遗物进行了系统地整理与研究,同时运用现代理化分析手段,对繁昌窑青白瓷胎釉特点、制作工艺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结合文献记载,对繁昌窑的性质、兴衰和历史地位作了作了一些讨论。 本文从研究内容上可大体为三个部分:一是传统考古学的研究;二是现代理化分析与研究;三是对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简要介绍了繁昌窑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山川水系、气候植被、行政建制沿革等基本情况;第二章历次考古发掘与研究回顾,详细介绍了繁昌窑遗址的发现过程、历次考古调查与试掘情况、目前的研究现状及2002年的发掘情况;第三章地层堆积,介绍了2002年发掘区的遗址保存状况与探方分布,并以典型探方为例,介绍了龙窑发掘区和作坊发掘区的地层堆积情况;第四章遗迹,对发掘发现的窑炉、作坊、淘洗池、墓葬等遗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五章遗物,对发掘出土的各类瓷器、窑具、钱币等作了详细的整理、分类研究;第六章分期与年代,依照器物的出土地层和演变关系,对此次发掘的器物作了分期研究,归纳了各期的文化面貌与特征,并对各期年代作了推断;第七章繁昌窑制瓷工艺初步研究,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分析、X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显微结构分析等对繁昌柯家冲窑址出土的青白瓷胎釉化学组分、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等作了较为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