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我国税务系统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加强税收征管,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信息管税的工作思路,标志着税收信息化建设以操作型应用为主向以决策管理型为主的转变。信息管税的工作思路,是希望通过对税收精细化管理的加强,来有效完善纳税服务,促进税收遵从度的提高。由于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税收管理可支配资源与税收管理高标准要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税收管理中纳税户多而税收管理员少、税收管理要求高但税收管理员管理浮于表面、疲于应付,管理深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管理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信息管税这一工作理念的提出,对经济较发达地区则显得尤为迫切。经济较发达地区是以笔者单位所在地域——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按照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目前信息化发展进入到了信息整合、向纵深发展的阶段。本文主要分析了经济较发达地区信息管税的实践活动,并对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信息化项目建设重复、数据不规范,第三方数据难以取得,没有有效的系统分析平台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税务系统一名实际从事信息化建设者的角度出发,结合理论分析,通过对信息管税实践的探讨,提出相应的观点,希望借助于先进的IT技术,应用虚拟技术构建稳定有效的信息系统基础架构,通过加强第三方数据的采集、比对,来建立和完善税源管理系统,进一步来推进信息管税。 本文作者主要通过文献阅读,借鉴参考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开展实证调研,比较研究,在研究中结合了对信息技术与税收学的交叉研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中及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经济较发达地区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地税局的背景资料,分析了信息管税的相关概念,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简单描述。 第二部分:相关文献回顾。主要是回顾了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大致历程,并阐述了目前税收信息化研究领域涉及的主要理论。着重分析影响征管效能提高的客观因素以及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并对流程再造、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简单阐述。这些理论方面的研究,对各地税务机关落实、加强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信息管税的要求,是非常有指导作用的。税收信息化的建设必须遵循这些理论的要求。 第三部分:笔者所在单位近年来为落实科技加管理的工作要求,在信息管税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部分结合信息化方面的技术总结了这些实践活动。并着重就实践中取得成功的案例—税务稽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深入剖析。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突出了信息管税面临的一些问题。信息化项目建设重复、数据不规范,第三方信息难以取得,没有系统的有效分析平台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正是本文着力要探讨的方面,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希望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四部分:目前,国外在税收信息化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做法,特别是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利用信息技术对税收工作进行管理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在阅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些国家信息管税的做法作了简单总结和归纳。希望借此的分析,能够给经济较发达地区信息管税的实践活动起促进和借鉴的作用。 第五部分:针对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根据信息管税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就如何加强信息管税,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利用IT先进技术,通过部署虚拟机系统,构建稳定有效、保证冗余的信息系统基础架构,建立第三方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对涉税数据的采集、分析、比对,以信息流为导向,建立完善税源管理系统,切实以信息、数据加强对税源的管理。以达到提高税收遵从度,完善纳税服务的目的 第六部分:通过全文的分析,得出一些启示性的结论,并对全文的观点作一概括,以及阐述本文的不足之处。 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信息管税不同于以前的信息化建设,随着国家税务总局打响了信息管税的“发令枪”,这必将而且已经在全国税务系统掀起新一轮转变税收管理理念、加大税收工作的科技含量、扩大税收信息参与度的热潮。相关文献并不多。本文试图做这方面的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内容上,不仅仅回顾了信息化建设的历程,目前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而且立足于信息管税,提出加强信息管税的途径:怎么管,管什么。对实际的税收信息化建设更具现实意义。本文是作者在参与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深化的,本文的结论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