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选择酸性水稻田土壤和酸性红壤旱土为对象,通过结合盆栽、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作物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揭示了酸性水稻和红壤旱土在不同改良剂作用下理化性状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了不同土壤改良剂的作用机理。全文结论如下:(1)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酸性水稻土的改良试验结果:生石灰和改良剂M对酸性水稻土土壤的理化性质有较好的调节作用。生石灰和改良剂M较对照均提高土壤pH显著;施改良剂M提高碱解氮含量明显;生石灰和改良剂M提高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明显;在一定时期生石灰、改良剂M及其不同施用方式增加>0.25mm团聚体总量和水稳性团聚体总量显著,降低团聚体破坏率显著,提高团聚体稳定性明显。施用改良剂均可降低交换性铝的含量,缓解酸性土壤铝毒的危害,在一定时期还可以降低总镉的含量,它们含量的变化均与土壤pH呈负相关性。在本试验范围内,土壤pH对土壤理化因子影响较大,与有效磷、交换性钾、交换性钠、交换性钙、交换性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和Ca/Mg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理化因子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由通径分析知,对早稻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绝对值)的土壤因素先后顺序是:阳离子交换量>Ca/Mg>pH>总铅>有效磷>交换性铝>碱解氮;对晚稻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绝对值)的土壤因素先后顺序是:pH>土壤饱和度>交换性钾>Ca/Mg>有机质>交换性钠。(2)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酸性红壤旱土的改良试验结果:生石灰、白云石粉、钙镁磷肥和改良剂M对酸性红壤旱土的理化性质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所有改良剂较对照均提高土壤pH显著;所有改良剂提高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盐基总量显著;生石灰、白云石粉和改良剂M提高可溶性盐分含量、盐基饱和度显著。施用改良剂均可降低交换性铝的含量,缓解酸性土壤铝毒的危害,其含量的变化与土壤pH呈负相关性。所有施改良剂的处理均能够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在试验范围内,土壤pH对土壤理化因子影响较大,与有效磷、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交换性盐基总量、盐基饱和度和可溶性盐分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理化因子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大,由通径分析知,对大豆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绝对值)的土壤因素先后顺序是:土壤饱和度>可溶性盐分含量>交换性锰>Ca/Mg>阳离子交换量。图24幅,表43个,参考文献8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