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从而结束了自18世纪以来的工业化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中传统的制造业占城市经济的比重逐渐下降,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其他新兴产业逐步取代原有的产业,在空间结构上的表现为过去在制造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性衰落-“逆工业化”,其显著特点是大量的城市旧工业建筑及地段面临改造。
在中国,经历上述这个过程的时间比西方稍晚。大致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我国的主要大城市,大量建于建国以后的旧工业建筑由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面临闲置甚至废弃。在最近的20年间,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方面涌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但这些案例从功能置换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于改成创意产业和办公、展览等类型的建筑。这种大规模同质化的改造也显示出它的弊端。
根据以上海为代表的进入“逆工业化”阶段的大城市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外先进国家的实践和经验,笔者认为旧工业建筑还具有改造再利用为居住类建筑的潜力和价值。本文的研究立足于上海,通过对目前居住方面的社会需求进行分析,肯定了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为居住类建筑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对国内外目前已有的再利用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和指出我国改造再利用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并通过各种研究手段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本文力图从理性的角度指导旧工业建筑再利用,增加再利用的多样性,总结现有的再利用经验,变自发改造为自觉改造,变盲目改造为主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