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运输是物流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国家发展社会和经济的重要物质条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综合运输系统建设,为货物运输方案提供了多样选择的可能,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运输服务提出了时效性、稳定性等更高的要求,且交通运输自身面临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所以传统意义的运输成本也就不能作为衡量运输适宜性的标准,需要对其内涵进行拓展。本文正是从这些方面考虑,增加以货物价值特性为前提,对货物运输的适宜性进行研究,具体内容有:①总结货物运输方面的文献,确定了运输适宜性考虑的因素,主要有运输内、外部成本、在途库存成本和运输不稳定性损失,同时考虑货物价值特性,将这些因素量化,构成适宜性评价函数。②对货物价值特性做了具体定义,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技术更新周期、替代产品开发周期等影响因素,基于此将货物分为时间敏感类货物、一般货物和特殊货物,并给出了货物价值特性的描述性函数。③对各运输方式的内、外部成本构成做了细致分析,并给出了计算模型;其次是根据Alford-Bangs模型,构建了货物在途库存成本计算模型;然后对运输稳定性损失的影响因素做了详细分析,并建立了基于货物价值衰减和货物时间成本的惩罚模型,最终形成了综合运输成本模型,为适宜性评价模型打下基础。④在货物价值特性和综合运输成本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货物剩余价值最大(或是价值降低最少)为评价准则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并选择重庆与欧洲之间的两种典型货物——笔记本电脑和汽车零部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计算笔记本电脑运输选择“渝新欧”通道最为适宜,汽车零部件选择“重庆—铁路—盐田港—海运—鹿特丹”通道最为适宜,评价结果比较满意。分析还发现货物价值特性是运输适宜性评价的先决条件,而运输稳定性是运输适宜性评价的重要决策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