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文学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精神食粮,儿童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文学的独特价值,使正在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儿童,逐步向形成健全的人格的方向发展。由此看来,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具有一致性的。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拿起笔来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的作家,他把原创的儿童文学作品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形成了独特的教材编写风格。叶圣陶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这种价值在于他的多重身份,他是一位冷峻书写人生的作家,同时他又是一位从事过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他的儿童文学创作是他文学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深深地受到了他的成人文学创作观的影响,叶圣陶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他的童话对儿童来说显得晦涩难懂,影响了儿童的接受。另一方面,叶圣陶对儿童教育是非常关注的,他撰写了大量反映当时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章,体现了他对儿童教育的独特理解,现在看来仍具有进步意义。本论文拟通过对叶圣陶儿童文学创作的分析,从多个方面解释作家创作心态变化的原因,对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结合对叶圣陶教育文章的分析,更加深入地理解他的儿童教育主张,而教育主张反过来又能观照文学作品,从而使我们更加系统地把握叶圣陶在儿童教育事业上做出的贡献。对当今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教育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教训。本论文共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概述该论文的选题缘由、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第一章):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同时代的教育变革入手,探究影响叶圣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教育工作的因素。第三部分(第二章):对叶圣陶前期童话集《稻草人》进行研究,从探究文本内容出发,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叶圣陶本人的相关理论阐述,分析作家创作过程中儿童文学观的变化,以及教育者身份对其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第四部分(第三章):对叶圣陶后期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和《鸟言兽语》进行研究,分析童话内容和选材特点,进一步深入研究作家儿童文学观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第五部分(第四章):研究叶圣陶儿童文学创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写,选取儿童文学和儿童教育的完美融合典范教材——《开明国语课本》为样本,分别从叶圣陶教材编写的实践经历、教材选文的独特性、教材观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第六部分(第五章):从叶圣陶关于教育类的论文入手,梳理叶圣陶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与其儿童文学创作观形成观照,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叶圣陶的儿童教育观,对现今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教育都有有益的启示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