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信息化带来了人才观的转变,“走向核心素养”正成为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应对全球挑战,我国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明确了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将带来教育领域深刻变革。在思想品德课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心理,将成为我们每个思想品德老师努力的方向。本文立足个人教学实践,放眼学生全面发展,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做了探索性研究。首先进行核心素养、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关联性分析,概述指导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然后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调查访谈法,结合现场观察和案例分析,找出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教材轻学生,制约学生自主发展;重分数轻能力,制约必备能力形成;重理论轻实践,制约学生社会参与;重设计轻参与,制约探究精神培养。并就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家庭因素和评价因素入手展开原因分析。最后针对以上因素提出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想品德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从学校层面,统筹学校教育安排、落实核心素养理念;从教师层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核心素养意识;从学生层面,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从家庭层面,发挥家庭教育力量,奠定良好心理基础;从评价层面,转变教育评价机制,坚持核心素养导向。以期为今后思想品德课教学和研究服务,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