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意向性理论之弗雷格式解读探源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2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勒斯达尔、史密斯和麦金泰尔等人用弗雷格关于涵义和意谓的思想,理性地重构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这种解读方式就是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弗雷格式解读。本文在忠于胡塞尔本人思想的基础上,对该解读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中一些可能的困难。
  对于胡塞尔来说,意向性就是“对…的意识”——也即意向行为对其对象的指向性。在《观念Ⅰ》中,胡塞尔将意向性分析为“意识活动——意向相关项”(Noesis---Noema)的相关(Korrelation),其中“意向相关项”中包含有“意向相关项意义”,或胡塞尔的“意向对象本身”。意向意义概念大致与《逻辑研究》中的质料(Materie)概念内涵相同。
  关于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弗雷格式解读提出了以下两组相互联系的主要论题:(1)关于意向对象和意向关系:意向对象概念和弗雷格式的意谓概念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它是实在的、独立于心灵的实体。既然如此,也就是说,并非所有意向行为都有对象。相应地,胡塞尔的意向关系也和弗雷格式的指称关系类似,在典型情况下,它是指意向行为和实在对象的普通关系。(2)关于意向相关项和意向相关项意义“与对象的关系”:弗雷格式解读对意向性的分析采用了“行为——内容——对象”这个三分模式。其中,意向相关项被解释和弗雷格式的涵义是本质上类似的。这也就是说,意向相关项是语言性的、抽象的、内涵性实体。而且,意向相关项是意识的“内容”,而且是中介性的、工具性的内容,意识正是由此而指向与意向相关项不同的对象。这样,意向相关项与其对象的关系也被解释为类似符号的涵义与意谓的关系。在弗雷格式解读下,因为胡塞尔试图仅凭意向内容来解释意向性,所以他是经典的内在主义者。
  本文试图揭示了这两组论题可能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的困难,并试图作出不同于弗雷格式解读的分析。需要指出,本文的精神和芬克,古尔维其,德拉蒙德等人的观点更接近。
  对于胡塞尔来说,所有的意向行为都有“对象”。然而,由于其现象学方法的缘故,胡塞尔的意向对象概念并不指实在的、独立于心灵的实体,而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指直接向意识呈现的、且在某种意义上依赖于意识、并“在意向的意义上内在于”意识的对象——即所谓的“现象性的对象”。既然如此,胡塞尔的“意向关系”也就不能理解为弗雷格意义上的、存在于符号的涵义和符号的意谓之间的、“实在”的指称关系。相反,意向关系指意识行为和必然呈现于它之“内”的“现象对象”的相关关系(Korrelation)。除了直接对这里的观点进行论证,本文还通过胡塞尔对布伦塔诺的关键思想的继承,来迂回地说明了以上观点。同时,本文还指示出,这里所说的意向对象,无非就是胡塞尔的“意向相关项”。(分析和论证主要在第四章)
  胡塞尔对意向性的分析的模式比三分模式简单,这就是“意向活动——意向相关项”的二分模式。不过,这种二分模式只是表面的整体结构简单,但其内部结构仍比较复杂。在这个模式下,意向相关项就是指在现象学反思下的,以特定方式呈现的“对象本身”。在现象学反思中,它是意向行为直接指向的对象。由于现象学方法的缘故,这里的“对象”只是现象性的对象,而不是实在的、独立于心灵的东西。故此,意向相关项不能被理解为弗雷格式的语言性“涵义”,也不能被理解为使得意向行为指向其对象的“内容”和“中介性”实体。胡塞尔确实分析了意向相关项(内容)“与对象的关系”,但在其特殊语境下,这并不是指意向相关项意义与“外在对象”的关系,而是指意向意义与在它自身之内,并在意向意义的变换中保持同一的X——对象“极”——的关系。在此,“内容”与“对象”的区分并不是一种对不同实体的本体论区分,而只是对意向相关项包含的内在要素的抽象区分。“内容”,“意义”,“对象”在胡塞尔那里是一体的,胡塞尔对它们的区分仅仅是从概念上,或者是从思考角度的不同进行区分。根据以上的解读,本文否认了胡塞尔是经典意义上的内在主义者,因为胡塞尔并不关心意识如何通过弗雷格式解读设想的“内容”来“解释”行为朝“外在对象”的指向。(分析和论证主要在第五、六、七章)
  围绕对弗雷格式解读核心观点进行分析,笔者还作了一些历史性的和理论性的背景研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探讨了弗雷格对胡塞尔可能的历史因果影响,并对胡塞尔关于(语言性的)含义与对象的思想,与弗雷格关于涵义与意谓的思想作了分析和比较(主要见于第二章)。第一章分析了弗雷格式解读对胡塞尔的意向性问题和还原方法的解释,而第三章分析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并指出了弗雷格式解读对该方法可能的误解。
  本文认为,弗雷格式解读固然是一个非常精细、独到的解读。而且,就其自身来说,也可能是比较可信的意向性理论。但是,它可能并没有忠于胡塞尔的思想,特别是其现象学精神。进一步说说,本文所描述出来的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不仅更忠于胡塞尔的文本,而且其本身也同时可以是一个不同于当代主流意向性理论的可信理论。
其他文献
真理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几乎每个哲学家都要回答的问题。尼采在坚持赫拉克利特“世界是流变的”思想基础上,研究了人的认识能力,阐述了对“真理”的特别看法。本文利用谱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整理尼采前期著作中讨论真理的相关段落,较完整地论证了“‘真理’是如何发生”的问题,得出了“真理是在人类视角以及隐喻能力等作用下形成”的结论。从另一个角度呈现尼采是如何摧毁传统真理的基础和正当性的。然而,尼采关于“
学位
本文以高一志的《修身西学》为对象研究讨论西方“伦理学”在晚明的东渐的相关问题。《修身西学》是晚明意大利籍传教士高一志的著作,系统介绍了以亚里士多德思想为基础的西方伦理思想体系。本文选取的是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绛州景教堂本《修身西学》副本来作为研究对象。  《修身西学》的副本是在2009年底才被收录出版,一直以来未被整理研究.在前期工作中笔者和几位同学已将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修身西学》副本录入计算机,
学位
2010年,关于中小学生作文撒谎的话题在媒体上被广泛讨论。先有《南方周末》2010年3月31号刊出的文章《会说谎的作文》,随后又有《成都商报》报道称,在成都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文中,班上40多个孩子有30多个写的是自己如何智斗人贩或小偷,其中26个学生承认自己的作文是编造的,事实上并无这样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发生,诸如此类。这一现象在社会上主要引发两种争论,一是中小学生写的是不是撒谎作文;二是撒谎的原
学位
近年来由于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对慈善捐赠行为的关注持续升温。尤其在中国,明星“诈捐门”、巴比的“劝捐门”等事件更是将“慈善”推向公众的关注焦点,引发人们对“慈善捐赠”行为的热议。慈善捐赠也日渐演化为社会成功人士包括明星、企业家等富人的“专有义务”、“劝捐”、“逼捐”、“暴力慈善”等现象更是将慈善行为复杂化。  针对慈善捐赠行为所引发的道德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否区分道德主体的争议。尽管
学位
牟宗三十分重视《大乘起信论》所提出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概念,认为《大乘起信论》所提出的“心”乃是超越的真常心,此真常心是包括生死流转的一切法以及清净无漏的一切法的依止,也就是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可以开出二门:一是生灭门,另一则是真如门。本文首先对“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和“一心开二门”的内涵作了阐释。接下来对牟宗三将“一心开二门”和“两层存有论”联系起来,以此来会通佛学与中国哲学,乃至康德哲学的思路进
学位
在西方古代世界,哲学与医学间的界线一直是模糊的,变动的。哲学与医学彼此独立,却又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对于认识西方哲学,特别是古希腊罗马哲学而言,考察与之相关的医学无疑会为提供很大的帮助。在西方哲学和医学的历史上,盖伦是一位有着特殊地位的人物。他既是伟大的医生,也是有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和实践同时体现了哲学和医学两方面的影响。对于思考西方古代哲学与医学的关系而言,盖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盖伦那里
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财富问题在当代社会日益凸显。财富问题之所以会在当代凸显,在根本上是由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需求所决定的。一方面,新的社会发展呼唤新的财富观念,财富创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发展问题不可能不考虑财富的合理创造问题;另一方面,当今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创造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也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特点,财富创造方式不断突出人的主体作用,财富分配方式也在不断日趋多元。正是由于
印度佛教在中国立足并融入中国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本文将以两晋至隋唐六百多年的历史为中心,考察佛教与中国社会的双向互动——即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和中国社会的佛教化过程。本文不拟对学理佛教作思想史的梳理,重心在于考察作为信仰的佛教是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中国本土文化,走向世俗社会,并对民众心理、社会生活习俗产生影响的。  本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概述选题的意义,并交代论文材料来源和论文框架。第一
学位
《楞严经》是一部对中国佛教的理论与实践有着深远影响的经典。不过本经自传译以来,一直存有源出真实性的疑问;而且本经的核心——如来藏思想在近世也被部分学者指摘为近似梵我之论,至多为不了义的方便说。在本文看来,此类观点是对如来藏的误读,其客观原因在于佛教具有针对不同修行类型、修行阶段的不同教法,这些教法均是自成体系、各具特色的,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假如以此一系统的原则去衡定彼一系统的内容,就
学位
马一浮是现代中国哲学思想史上一个很特别的人物。他学通中西,出入三教,博涉多通,最后归于六经。人们对其六艺论的外在形态关注较多,而对其内在的统贯义理结构缺乏研究。本文结合现代语境,由其对现代学术及其学思方式的批判和反动,探讨他的学问取向与时代的关系,反思现代性的问题以及中国古典心性之学对于现代的意义。其思想大致可划分为三期:早期是他的思想探索和民族文化自觉形成的阶段,中期是他思想的成熟和学问的发扬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