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散文创作及其开创的“性灵派”在中国文学史上都赫赫有名。但是他的笔记小说《子不语》却并没有向他的诗歌创作和诗论那样引起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袁枚的《子不语》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尤其小说中的鬼和神的形象,不仅与魏晋志怪里的鬼神形象大为不同,与同时代的优秀作品《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相比,也具有十分鲜明的个人特点。《子不语》中的鬼神形象最大的特点,就是带着假面具的人,即鬼和神都不过是作者用来描摹人世荒诞的一种工具,作品中的鬼和神,具有的是凡人的弱点与缺点,是人性的恶。因此《子不语》中的鬼神形象可以说是最接近人类的小说形象。至于为什么在袁枚的《子不语》中会出现这种鬼神形象,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待鬼神的态度和观念也是随之发展的,神和鬼从高高在上、身为异类,到逐渐接近人类;作家们的创作态度也从“实录”发展到“自娱”,因此有魏晋志怪的“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必然有《子不语》这样的作品,摘下鬼神的假面具。另一方面,袁枚独特的身世经历和思想个性对作品的影响,决定了必然是是《子不语》而不是别的作品塑造出了这样独特的鬼神形象。已有的《子不语》的研究,只限于对这部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意义的研究,或者是将之与同时代的文言小说高峰之作《聊斋志异》进行比较,因此,论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首次深入分析了《子不语》中独特的鬼神形象,揭示其特点,分析其原因。论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好的说明《子不语》中鬼神的独特性,论文将梳理中国笔记小说中志怪题材的发展脉络,揭示志怪小说中鬼神形象“人格化”、“人情化”的趋势,说明《子不语》中出现“宛若平人”的鬼神形象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还将《子不语》与同时代的《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进行比较,既有作品中鬼神形象的比较,也有作者的比较,因为正是作家个性的不同,才有了《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这三部各具风采的小说作品。袁枚的《子不语》塑造的这些鬼神形象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作为作者批判人世假丑恶的工具,这些形象就像锋利、有效的武器,刺中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所有丑恶现象。从小说作品的题材、想象力、诙谐幽默的风格方面来讲,这些鬼神形象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