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辞赋散文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art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粲是我国建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七子之冠冕”。其现存作品主要有诗歌、辞赋、散文三大类。其中,诗歌二十九首,辞赋二十七篇,散文二十二篇,杂史《英雄记》十卷。今人对王粲的研究,多侧重于诗赋作品,尤其是诗歌这一体裁的反复探讨,对其辞赋、散文的总体研究则相对较少。学者在讨论王粲时,也有不少研究其单个作品的文章,但并无整体性的研究,尤其在散文部分仍存在不小的研究空白。因此,本文意图通过绪论和六个章节对王粲的辞赋散文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绪论部分陈述了选题的理由、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方案作了简要概述。论文计划采用对比法、归纳法、演绎法来分析王粲辞赋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挖掘其文章的深层内涵并重新审视其作品在当下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第一章从王粲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其家世生平两个角度进行论述。首先考察了动荡不安、乱而将治的时代背景对王粲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使其不时流露出建功立业和避世隐遁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同时,这种情感也是汉魏易代时期文人普遍拥有的复杂心理。而后,本文从文人家世、性格特征、人生经历三个方面论述独特的人生道路带给王粲文学创作的个性化特征。将时代的共性和作者自身的个性联系起来考察,令读者更易理解王粲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和作品的思想内蕴。第二章对王粲辞赋进行了分类论述。第一节论述王粲苑猎纪行类赋作,重点对《羽猎赋》进行分析考证。第二节论述咏物写景赋,并将咏物赋分为动物、植物、器物三大类,研究具体作品的思想意蕴。总体来说,三类咏物赋可谓各有所长。咏物赋贵在以物抒情,王粲的动物类赋作比较符合这一倾向,寄托了个体的命运和情感;植物类和器物类则侧重于描写其外在特征,盛赞所咏之物的华美独特,较难从中看出作者本人的感情。第三节论述抒情言志赋,王粲在这类作品中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更能体现其抒情方式和创作风格。第四节则论述王粲辞赋中着重表现其政治思想的《七释》,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与《七发》的比较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第三章主要研究王粲辞赋创作的风格特色。第一节分析王粲辞赋对《诗经》《楚辞》的继承与发展,分别表现在赋的诗化和赋的骈化两个方面。第二节从形象、声音、情感三个方面分别论述王粲辞赋的艺术特色,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详细分析;第三节将王粲辞赋纳入建安文人团体中去,对比分析作者同其他文人辞赋创作和情感表达之异同。同题赋作中,王粲才情横溢,辞藻华美而清丽,文风典丽缜密,庄雅中不失清润,整体水平优于建安其他六子。第四章论述杂史《汉末英雄记》。《汉末英雄记》是我国历史上首部专记“英雄”的作品。本章首先对本书作者与创作时间进行简要考证,得出本书并非王粲一人一时所作,而是经过了后人修改的结论。其次,挑出数位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分析《英雄记》中的英雄人物和英雄观。这些“英雄”是汉魏之际特定历史条件下士人心理的真实写照,它不同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观念,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最后,将《英雄记》中的人物同《后汉书》《三国志》中的相关人物进行对比,分析异同。第五章分类论述王粲的单篇散文作品。第一节着重论述和王粲政治思想关联颇大的书和檄,并分析具体文章的情感内涵。第二节分析王粲的政论文,并试图从中探寻王粲的政治思想。其思想虽以儒家为主,但在政论文中也能窥得其法家严明刑罚思想的存在。第三节论述颂、赞、铭三类“有韵之文”,这类作品多为奉命之作,在展现作者才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歌功颂德的烙印,内容较为轻浅。第四节为余论,合并分析王粲其他文学性相对较弱的文体:吊诔、对问和连珠。吊诔情感真挚而哀痛,对问和连珠在语言上皆以华美丰赡著称,“辞虽小而明润”。第六章论述王粲辞赋散文对后世的影响。王粲作为“七子之冠冕”,对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章主要分三个小节,首先对辞赋和散文对后世影响作了一个综合性的概述,随后分别着重分析探讨了《登楼赋》和《英雄记》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其他文献
“虚无主义”是一个大问题。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世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人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的建构使得过去以基督教为中心的价值体系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并几乎解构。但是新体系
学位
白居易因诗歌而闻名,其实他还是一个官员兼公文写作大家。在踏上仕途前后,他曾创作了许多公文,现存《白居易集》中保存其公文517篇,思想内容丰富,公文种类颇多。   白居易
方言字自古有之。唐代玄应的《一切经音义》中就有“北人俗字”、“江南俗字”之称,明代方以智在其《通雅》中也提出“方言字”这一说法。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开始有学者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