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与产业集聚研究 ——以澳门为例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体中作为域体规模小型化的特殊存在,具有土地规模、人口规模相对较小,资源禀赋缺乏,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不高的特点。尽管微型经济体有多方面的发展局限性,但经济没有被束缚不前,澳门就是典型的代表,其背后的原因探究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本文主要根据微型经济体的域体规模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影响关系和作用机制展开研究,并对澳门进行具体分析。理论上,对域体规模和产业集聚影响关系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微型经济体有更深入的了解。现实层面上,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和产业空间布局大多是政策导向,应基于域体规模发展的内在机制为以澳门为代表的微型经济体提出利于发展的政策建议。在搜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先对典型微型经济体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专业化和经济人口规模三方面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根据其关系提出两大模型假设:(1)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越小,产业越趋于集聚,表现为主导产业专业化和产业多元化两方面。(2)基于空间异质性特点,产业集聚将对域体规模的发展演进起支撑作用。其次进行模型假设检验,分为域体小型化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对域体规模演进作用研究两部分。模型假设(1)的实证检验主要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域体规模指标为解释变量探究域体规模对主导产业专业化和产业结构多元化产生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微型经济体域体小型化是产业集聚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主导产业专业化集聚,并与主导产业专业化集聚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产业结构趋于单一。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产业结构会随着域体规模扩张和主导产业多样化向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模型假设(2)的实证检验采用了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加入空间异质性因素检验微型经济体产业集聚对域体规模的支撑作用。研究表明:微型经济体产业集聚确实通过空间因素和产业因素支撑域体规模发展演进,主导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将推动经济规模延展、综合实力增强,从而推动域体规模发展。根据两个模型假设的实证分析,本文分别根据实证结果对澳门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最后一章对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的演进路径作出启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对澳门的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通过描写伴侣关系的状态变化及其应对思路,互联网上的伴侣关系文章建构了伴侣关系的不同隐喻形象,为伴侣关系的隐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本研究运用不同语言背景下的语料,从隐喻分析的角度出发,考察人们思考伴侣关系的认知机制。过往研究中,学者采用隐喻分析的方法,讨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人们用何种隐喻来构建情感关系,发现了多样化的源域。但是以往研究伴侣关系的关注点在于识别和分析话语中的源域,很少涉及源域之间的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资源型城市,很多矛盾都集中于基层社区。资源型城市社区主要有单位制老社区、商品房社区、过渡型社区和综合型社区四大类,资源型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主要关注点在于就业、社区文化、便民服务等问题。当前资源型城市社区党组织责任边界意识不强、党务工作队伍力量薄弱、决策民主化落实不力、互联网平台搭建不完
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移,造成了中国现阶段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结构,同时也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以及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局面,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创造新的制度红利成为重要“抓手”。因此,研究户籍制度放开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探析该影响的作用机制,对于更好的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贯彻和落实,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户籍制度放开对地方产业结
20世纪30年代,儿童玩具逐渐成为儿童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在中国古代,玩具几乎得不到社会精英的认同。对此,研究提出的假设是:除了商业因素之外,玩具的盛行也是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媒介宣传造就的结果。而知识分子的意图是通过玩具实现儿童“国民性”的塑造。为证实这一假设,研究以1927年到1937年间的出版的《申报》作为基础而展开。《申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刊,记载了上海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文本分析,研究先后
情感作为人类生活和经验中最基本的现象,存在于所有语言及文化团体中。然而,要将这种抽象的、与个人主观感受紧密相连的现象概念化并表达出来并非易事,为此隐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本文的隐喻概念从莱考夫/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出发,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而非传统隐喻理论中所认为的偏离正常语言使用的一种修辞方式,人们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的,且隐喻具有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基于这些特性,隐喻成为解译分析
留守儿童在我国现阶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群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可能因为家庭和区域的原因没有享受到该有的经济发展下的红利,所以,教育界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去关爱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首先是需要通过构建适当的关爱模式,然后是践行模式,同时通过协调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支撑模式的实行。现阶段的留守儿童关爱模式构建总体来说比较健全,也取得较好的成果,但是相对于一些特殊地区,比如经济发展极为落后,家
城市河流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河流水体和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布、迁移和最终去向。为了研究常见的城市不同河道景观中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以及这些不同河道景观之间的污染分布差异,我们选取了郑州市区贾鲁河河道内的四种不同的城市河道景观进行研究,这四种河道景观包括城市原始河道景观、城市湿地构建河道景观、城市公园河道景观和城市正常河道景观,采集了在这四种不同的城市河道景观中的水样及沉积物底泥样品,分别对采样点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事关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义务教育的均等有利于保障人民最基本的机会均等权,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前提。在新中国刚刚成立财政艰难百业待兴时,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把义务教育年限设定到和发达国家相同的教育水平,体现了国家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坚定信念,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一直在稳健的快速发展
中国在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多种手段的环境规制是解决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并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但环境规制的有效性以及对于不同指标和地区的影响程度仍旧缺乏充分的研究。文章利用216个1998-2016年的城市面板数据,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重点环保城市制度这一准自然实验对空气污染、环境绩效、全要素生产率(TFP)以及要素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未成年网民比例逐年攀升,针对未成年网民遭遇的多元化网络风险问题,研究以媒介素养的理论视角聚焦广州市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情况对构建个体网络安全的作用和效果,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实证探析影响青少年网络安全主体性的因素,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保护提供意见和建议。研究调查发现,网络素养教育会积极作用于青少年建构网络安全主体性,主要体现在青少年接受网络素养教育的时间越长,对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