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5月,我国股市进入牛市;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逐渐被投资者了解。本文采用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方法构造20种J月/K月策略,对基金业绩持续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存在业绩持续性。相对强势策略在熊市中比牛市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相对强势策略并没有受横截面差异的影响、依然有效。相对强势策略收益存在季节效应,其中有“十月效应”等。基金业绩持续性的超额收益可能来源于时间序列相关性和对市场信息的反应不足(系统风险)。动量势能是检验弱式有效市场的重要指标,中国基金市场存在动量势能,故其不是弱式有效市场。
当对各组合收益建立四因素模型后,发现四因素模型比CAPM模型有更强的解释力,系统风险并不完全是相对强势策略收益的来源,小盘股较大盘股对基金业绩持续性更加有利,B/E小的股票对于业绩持续性作用更大,四因素模型在我国基金定价模型中有重要作用。将对数化的净资产总额、存续时间、管理费用比率和交易费用比率等,加入四因素模型后,发现拓展模型在解释力上大于原四因素模型。管理绩效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有正效应,即管理绩效越高时,折价将减小。
分红传递业绩可持续的信号,降低投资者信息搜集的成本,会吸引特定资本增值和红利偏好的投资者,减少代理成本。“异常分红”策略可以引发投资者关注和申购,缓解“赎回异象”。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是按照先选择基金公司,再选择“明星”基金的顺序。在牛市中,更换新的基金经理后,基金更倾向于异常分红,异常分红可释放信号并引发市场关注。但在熊市中,基金经理最大的目标是减少资产随大盘的缩水,实施“异常分红”营销策略已经退于次要地位。分红后对基金的业绩在10个工作日里将产生负效应可能是基金为满足分红等流动性要求,对资产配置进行重新分配而对投资结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分红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加强持续性效应。
本文主要从反应不足、媒体关注、羊群效应和基金经理行为等行为金融角度对基金业绩持续性进一步研究。
发现基金的业绩持续性和同时刻的股市业绩持续性存在正相关,表明股市存在追涨的行为。当新信息来临后,基金有更强的市场分析能力和捕捉能力,当基金购买好的股票后其价格上升,进一步吸引投资者购买,在未实现盈利目标和信息充分反应在股价之前基金不会退出,基金的业绩也得以持续。同时,我国基金业绩持续性,表现为利空消息造成的扰动比利好消息造成的扰动要大。基金市场的业绩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股票市场的业绩持续性。
“明星”基金和“明星”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是媒体和投资者关注和模仿的焦点。通过股票型基金组合披露事件研究,可以发现组合披露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基金带来正收益。媒体对于优秀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金投资策略的报道,将影响投资者的注意力和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基金净值。所以媒体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基金业绩持续性。
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存在羊群行为,基金业绩持续性与羊群行为、市场行情等有关。由于股票市场的业绩反转的存在,基金卖出股票的羊群行为强于买入的羊群行为。赢者组合在卖出基金保证收益上有更强的羊群行为,而没有表现出更强的买入羊群行为,没有证据表明我国基金有联手坐庄的行为。在不同市场行情下,基金的羊群行为有非对称性。
基金业绩考察期的长度选择会对研究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更换的关系产生影响,但更换基金经理并不是源于基金业绩表现。更换业绩好的基金经理后基金业绩会进一步上升,更换业绩差的基金经理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使基金业绩有所起色。更换基金经理后确实会改变基金的风险偏好,输者组合的基金经理改变业绩的动机最大,乐于更大程度地承担风险,基金收益率的波动性加大。而赢者组合则更加谨慎、选择好的投资机会,确保投资收益。我国基金业绩持续性主要是源于基金经理择股能力,而来自于基金经理择时能力的证据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