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专制君主制起源与形成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ehvv5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制君主制是俄罗斯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理解俄国各阶段历史进程的一把钥匙。学界对其演变研究颇丰,但对其起源和形成追溯不足。本文力图在文明史观的视野下,将俄国专制君主制放入东方式的独裁君主制和西欧式的绝对君主制的比较研究中,以新制度主义的制度生成、维系、变迁理论为指导,探究俄国专制君主制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现象和政治制度是何时起源,为何产生和如何形成的,以期对俄国政治发展史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基辅罗斯政治制度的历史考察,批驳了伊凡四世提出的“俄国专制君主制古已有之”的观点,为本文立论奠定基础。基辅罗斯是俄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以基辅为中心、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从宏观上看,9-10世纪的基辅罗斯是罗斯国家的形成期,11-13世纪初随着国家的发展,城市的壮大而形成诸多城邦,城邦制是古罗斯迈入文明世界的方式。从微观上看,通过利用古罗斯编年史等史料,关注古罗斯政治生活中的主要力量如王公、亲兵、维彻,考察其社会构成、职能和性质,基辅罗斯政治制度是多元化的非专制政治。第二部分剖析了俄国专制君主制何时以及缘何产生。在金帐汗国长达两个半世纪桎梏的大背景下,通过描述罗斯各地政治力量博弈和竞争的动态进程,探寻莫斯科政治模式取得胜利的多维度原因。金帐汗国的政治熏陶,拜占庭的东正教遗产,政治经济中心转移到东北罗斯以及莫斯科王公家族的个性与选择,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俄国专制君主制的起源。第三部分阐释了莫斯科罗斯专制君主制雏形的权力架构。细致考察了横向权力结构如大公和沙皇、波雅尔杜马、缙绅会议、衙门体系等中央政权机构,纵向权力结构如地方长官制度和食邑制、固巴管理和地方自治、军政长官管理等地方管理体系。通过分析俄国的两个所谓“等级代表机构”——波雅尔杜马、缙绅会议的社会构成、职能和性质,它们与西欧等级代表机构存在很大不同,莫斯科罗斯政治制度的实质并未脱离专制君主制的范畴。伊凡四世的特辖制以暴力手段摧毁了国家政权,并未在俄国建立起“绝对君主制”,不过,其统治时期的政治遗产为新王朝的建立提供了合法性基础。第四部分论述了俄国专制君主制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最终形成。将17世纪的历史作为彼得一世改革的广阔背景,通过揭示大动乱年代专制君主制遭遇的严重危机和出现的新政治现象,分析俄国为何依然选择恢复和重建专制君主制的道路,又如何在传统与革新之间徘徊前行。彼得一世坚定和强有力的西化改革看似将俄国带入了与西欧相似的“绝对君主制”时代,实际不过是以“正规化国家”为依托,在新时代下将俄国长期以来君主权力的专制传统最终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使专制君主制最终定型。本文以政治文明和政治制度变迁为视角,打破学术界使用“早期封建君主制”、“等级代表君主制”和“绝对君主制”等西方术语研究俄国政治制度演变的套路,梳理了专制君主制作为俄国独特历史现象在一个长时期内起源、雏形及定型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脉络,真正解决俄国政治制度“是谁”而非“像谁”的本质问题,指出其历史发展符合政治制度变迁的一般逻辑。从俄国自身的地缘政治和不同的历史际遇分析专制君主制产生的原因,从而更准确把握俄罗斯民族独有的专制君主制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为深入理解俄国政治史和现实政治提供新的启示。
其他文献
微电网作为高渗透率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配电网的纽带,可实现电能质量供需的灵活控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微电网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不确定性、运行模式的多变、以及负荷设备类型的多样化,给微电网电能质量,尤其是电压质量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根据微电网负荷性质、电压频率控制特性以及不同层次用户需求。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尺度,研究微电网电压质量分层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近年来,中国手足口病发病人数逐年上升,疾病疫情也越来越受到公共卫生部门与社会大众的关注。虽然已有不少手足口病相关的研
我国风电工程的发展进程相较于国内其他工程的发展比较缓慢,除了在工程项目基础上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有所落后外,在风电工程企业的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工程管理问题。这些
以轻骨料体积取代率与钢管壁厚为主要试验研究参数,进行了钢管复合骨料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结合复合骨料混凝土在单轴受压下的泊松效应研究结果,分析了轻骨料取代率对钢管混
目的评价伐尼克兰辅助戒烟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在该院戒烟门诊就诊的吸烟者,将使用伐尼克兰治疗组56例与对照组68例做对照分析,观察开始治疗
会议
叶圣陶遵循科学和民主的精神,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立场出发编制现代语文教材,革新了选文系统,构建了知识系统,设置了助读系统,开发了作业系统,探索了单元组合,使现代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