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enprodil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导致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SAH后72h内的脑组织损伤是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主要涉及血-脑屏障破坏后通透性增加、脑组织的水肿、脑微血管的痉挛及细胞坏死和凋亡、神经功能的缺损等病理反应。研究发现,在SAH后的早期脑损伤中,血脑屏障的破坏及脑组织的水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故对于临床SAH患者减轻血脑屏障的破坏、缓解脑组织水肿提供治疗思路。研究表明,高浓度的谷氨酸存在于临床的SAH患者和实验SAH动物模型的脑脊液中,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发生是由于脑内过量的谷氨酸使得的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进一步触发钙超载而导致脑损伤。在脑内的谷氨酸毒性作用下,位于突触外的Glu N2B-NMDA受体激活而触发钙超载及神经元死亡。艾芬地尔(Ifenprodil)作为选择性抑制Glu N2B-NMDA受体的负向变构剂,可以特异性的结合在Glu N2B-NMDA受体的氨基末端结构域。目前,酒石酸艾芬地尔在日本、法国作为临床药物用于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伴随的头晕等相关症状的改善,但对SAH后脑损伤的影响还不明确。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稳定的大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研究酒石酸艾芬地尔是否可以通过减轻脑组织损伤而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起到脑组织保护的作用。研究目的:1.通过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SD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于模型制作完成后给予腹腔注射艾芬地尔,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研究艾芬地尔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2.检测艾芬地尔是否可以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相关机制。3.检测艾芬地尔是否可以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的水肿及其机制。4.检测艾芬地尔是否可以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细胞的凋亡及其机制。研究方法:1.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周龄约为12周,体重约为300g,通过颈内动脉穿刺法制作蛛网膜出血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AH+安慰剂组,SAH+Ifenprodil组。SAH+Ifenprodil组,在SAH术后2小时、24小时、48小时给予腹腔注射Ifenprodil,给药剂量为10 mg/kg(溶解于5%DMSO的无菌水)。SAH+安慰剂组,给予含5%DMSO的无菌水。2.在大鼠SAH模型制作完成后,在术后72小时给予Garcia神经功能学评分,并通过直接断头取脑的方式取出脑组织,拍照而进行SAH grade评分。3.在术后72 h,直接取脑后通过干湿重法检测SAH后脑水肿的情况。4.在SAH术后71小时,给予股静脉注射伊文斯蓝(3.3 ml/kg)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循环1小时后,给予心脏灌注后取脑检测伊文思蓝溢出量。5.术后72小时,通过Western blot定量检测SAH后细胞损伤及凋亡,检测Ifenprodil对SAH后的细胞凋亡的作用。6.在SAH术后72小时,给予心脏灌注法取脑后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进行TUNEL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进一步检测Ifenprodil对SAH后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1.在SAH后72h,SAH导致神经功能的缺损,SAH+Ifenprodil组的Garcia神经功能评分高于SAH+安慰剂组。2.在SAH后72h,SAH导致血脑屏障的损伤,SAH+Ifenprodil组的伊文思蓝溢出量低于SAH+安慰剂组的溢出量。3.在SAH后72h,SAH导致脑水肿的发生,SAH+Ifenprodil组的脑组织含水率相较于SAH+安慰剂组显著地降低。4.在SAH后72h,SAH会引起细胞的凋亡,TUNEL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AH+Ifenprodil组的细胞凋亡数低于SAH+安慰剂组。5.进一步证实,在SAH后72h,SAH会引起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AH+Ifenprodil组的Bcl-2蛋白含量高于SAH+安慰剂组,而SAH+Ifenprodil组的Bax蛋白、活性的caspase-3/9含量低于SAH+安慰剂组。结论:艾芬地尔(Ifenprodil)作为选择性抑制Glu N2B-NMDA受体的负向变构剂,可以减轻SAH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能够减轻SAH后的脑组织水肿及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并且能够减少SAH后基底皮质的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凋亡相关的线粒体通路。
其他文献
人体肠道存在大量的多种多样的肠道共生菌群以及经口摄入的病原菌,宿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抵御共生菌以及病原体微生物入侵的一套完整的防御机制。宿主抵抗共生菌群以及外源致病菌的第一道防线是肠道黏膜屏障,该黏膜屏障由肠上皮紧密连接以及由宿主分泌的包含大量抗菌肽的肠道黏液层保护,其中抗菌肽Reg IIIγ以及Reg IIIβ在抗细菌感染的过程中具有高效的杀菌作用。文献报道调控这两种抗菌肽的分泌存在两种模
学位
第一部分 宽体探测器CT辐射场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CT在使用不同扫描模式、不同螺距、不同探测器宽度组合时在Z轴和X轴方向上散射线的分布特点,为临床实践中受检者陪护人员和近台操作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使用Revolution宽体探测器CT(GE Healthcare),在CT机架扫描孔洞中心轴(Z轴)以及机架外人体足侧30 cm处垂直于Z轴的水平轴向(X轴)上,以一定间隔布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在4D-CT的10个呼吸时相图像上进行GTV勾画后生成IGTV,将其外放生成PTV后在AIP图像上进行放疗计划的设计,将AIP图像上计划形变配准到10个呼吸时相上,进行肺、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量比较和剂量学分析。材料和方法收集22例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未进行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3D-CT和4D-CT图像),所有患者采用统一的体位和固定装置固
目的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正常时呈静息状态,而当小胶质细胞通过触角识别到了伤害刺激,就会被快速激活和应答,变成巨噬细胞。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具有重要作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一种主要促炎症性神经肽,在疼痛感觉传递中起重要作用的。因此,CGRP介导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存在重要联系,该神经肽及其受体有可能
目的通过观察肿瘤标志物—肿瘤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探讨NLR与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通过研究不同分期、不同病理分型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及NLR的变化,选择适宜的检测指标组合,以提高临床对结直肠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CT测量主肺动脉/降主动脉直径比(r PDA)、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D-二聚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肺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中的表达,总结其相关性,进而确定r PDA、N
近年来研究显示,由于遗传因素、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吸烟、饮酒、滥用药物、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在我国,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罹患人数越来越多,已经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而高血压发展到后期会造成左室心肌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这也被认为成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
目的:观察研究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 EECP)联合中成药物麝香保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山东省泰山疗养院心内科病房就诊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7年发布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发病率仅次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第三位急性脑血管病,是以脑动脉瘤为主要诱因的脑血管破裂致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急性临床病症。SAH发生后其病理过程先后经历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和迟发性脑损伤(Delayed brain injury,DBI)两个阶段。EBI发生在出血后0-3天,以颅内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