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导致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SAH后72h内的脑组织损伤是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主要涉及血-脑屏障破坏后通透性增加、脑组织的水肿、脑微血管的痉挛及细胞坏死和凋亡、神经功能的缺损等病理反应。研究发现,在SAH后的早期脑损伤中,血脑屏障的破坏及脑组织的水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故对于临床SAH患者减轻血脑屏障的破坏、缓解脑组织水肿提供治疗思路。研究表明,高浓度的谷氨酸存在于临床的SAH患者和实验SAH动物模型的脑脊液中,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发生是由于脑内过量的谷氨酸使得的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进一步触发钙超载而导致脑损伤。在脑内的谷氨酸毒性作用下,位于突触外的Glu N2B-NMDA受体激活而触发钙超载及神经元死亡。艾芬地尔(Ifenprodil)作为选择性抑制Glu N2B-NMDA受体的负向变构剂,可以特异性的结合在Glu N2B-NMDA受体的氨基末端结构域。目前,酒石酸艾芬地尔在日本、法国作为临床药物用于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伴随的头晕等相关症状的改善,但对SAH后脑损伤的影响还不明确。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稳定的大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研究酒石酸艾芬地尔是否可以通过减轻脑组织损伤而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起到脑组织保护的作用。研究目的:1.通过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SD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于模型制作完成后给予腹腔注射艾芬地尔,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研究艾芬地尔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2.检测艾芬地尔是否可以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相关机制。3.检测艾芬地尔是否可以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的水肿及其机制。4.检测艾芬地尔是否可以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细胞的凋亡及其机制。研究方法:1.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周龄约为12周,体重约为300g,通过颈内动脉穿刺法制作蛛网膜出血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AH+安慰剂组,SAH+Ifenprodil组。SAH+Ifenprodil组,在SAH术后2小时、24小时、48小时给予腹腔注射Ifenprodil,给药剂量为10 mg/kg(溶解于5%DMSO的无菌水)。SAH+安慰剂组,给予含5%DMSO的无菌水。2.在大鼠SAH模型制作完成后,在术后72小时给予Garcia神经功能学评分,并通过直接断头取脑的方式取出脑组织,拍照而进行SAH grade评分。3.在术后72 h,直接取脑后通过干湿重法检测SAH后脑水肿的情况。4.在SAH术后71小时,给予股静脉注射伊文斯蓝(3.3 ml/kg)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循环1小时后,给予心脏灌注后取脑检测伊文思蓝溢出量。5.术后72小时,通过Western blot定量检测SAH后细胞损伤及凋亡,检测Ifenprodil对SAH后的细胞凋亡的作用。6.在SAH术后72小时,给予心脏灌注法取脑后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进行TUNEL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进一步检测Ifenprodil对SAH后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1.在SAH后72h,SAH导致神经功能的缺损,SAH+Ifenprodil组的Garcia神经功能评分高于SAH+安慰剂组。2.在SAH后72h,SAH导致血脑屏障的损伤,SAH+Ifenprodil组的伊文思蓝溢出量低于SAH+安慰剂组的溢出量。3.在SAH后72h,SAH导致脑水肿的发生,SAH+Ifenprodil组的脑组织含水率相较于SAH+安慰剂组显著地降低。4.在SAH后72h,SAH会引起细胞的凋亡,TUNEL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AH+Ifenprodil组的细胞凋亡数低于SAH+安慰剂组。5.进一步证实,在SAH后72h,SAH会引起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AH+Ifenprodil组的Bcl-2蛋白含量高于SAH+安慰剂组,而SAH+Ifenprodil组的Bax蛋白、活性的caspase-3/9含量低于SAH+安慰剂组。结论:艾芬地尔(Ifenprodil)作为选择性抑制Glu N2B-NMDA受体的负向变构剂,可以减轻SAH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能够减轻SAH后的脑组织水肿及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并且能够减少SAH后基底皮质的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凋亡相关的线粒体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