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构表面的圆对称结构光场调控及全光信息处理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61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对称结构光因其独特的场分布及光学特性使其在多个研究领域被广泛关注,例如光镊、粒子操控、光学成像、超分辨、量子信息等。特别是在光通信领域,因其携带的空间模式具有无穷的正交区间,可将不同的数据序列加载到不同的模式信道,实现空间模式复用通信。由于圆对称结构光所携带的模式主要通过空间相位和偏振调控来实现,利用相位型或者偏振型调制器件即可实现圆对称结构光模式的复用及解复用。此外,圆对称结构光模式的变换只需要通过空间相位和偏振调控来进行,有望设计无源光器件来实现不同模式信号间的全光灵活处理。作为新的信息复用维度,圆对称结构光模式可用于容量密度提升以及全光信息处理,实现全光互联以及全光网络。目前在单一圆对称结构光模式的产生及检测等基础研究方面已有大量的工作被报道。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及灵活性,往往需要利用单个系统实现多种光束的灵活产生及检测。如何实现多种圆对称结构光束的联合产生、调控及检测是圆对称结构光走向实际应用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光互联应用中,空间模式复用及全光模式信息处理的核心在于模式的耦合和分离以及模式变换。然而,现有的圆对称结构光模式复用及解复用器件无法同时满足尺寸小、高带宽、任意偏振响应等需求,且矢量模式复用器件的研究仍是空白的。受限于空间模式复用器件,已有的圆对称结构光模式复用通信均存在效率低、系统复杂等问题。圆对称结构光模式变换器件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光域的全光模式处理技术更是鲜有报道,严重阻碍了圆对称结构光在全光互联以及光子集成中的实际应用。本论文以微纳光学为载体,从圆对称结构光的基础研究入手。针对圆对称结构光束基础研究在产生、检测及灵活调控等关键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首先,通过合理利用超构表面Q-plate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机制实现了圆对称结构光束的产生及相互转换。进一步通过设计双层超构表面Q-plate的相位延迟及q值实现了圆对称结构光束双偏振基矢的权重及偏振方向调控。为了实现多种圆对称结构光束的联合检测,提出了两种正交偏振分离技术。一种是对线偏基矢进行分离及干涉检测来获取圆对称结构光完整的信息;另一种是对圆偏基矢进行分离,并通过“twisting”相位的像散衍射来提取光束的模态信息。在此基础上,针对圆对称结构光在全光互联应用中存在的模式复用器件带宽小、尺寸大、偏振敏感以及缺乏模式变换器件等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利用Pancharatnam-Berry(P-B)相位,设计了一种超构表面达曼涡旋光栅,可用于高带宽、偏振不敏感的轨道角动量模式复用及解复用;进一步将传输相位与P-B相位结合,实现了超构表面矢量达曼涡旋光栅,可用于矢量模式的复用及解复用。最后,利用P-B相位超构表面Q-plate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机理,实现了两路圆对称结构光模式的灵活变换,并提出了相应的全光模式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结果将为揭示圆对称结构光场与微纳光子器件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并推动圆对称结构光在光通信及全光互联中的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1)为了实现圆对称结构光束的灵活调控,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基于双层超构表面Q-plate的圆对称结构光场调控技术。通过调控双层超构表面Q-plate的q值及相位延迟,实现了正向及反向非互易的正交圆偏基矢以及线偏基矢的共轭相位调控。该双层超构表面的设计,一方面,将两层结构集成到单块超构表面,有利于系统集成化;另一方面,通过旋转双层超构表面Q-plate便可对圆偏基矢的权重以及线偏基矢的旋转方向进行调控,实现高阶庞加莱球光束灵活的调控,为圆对称结构光束的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2)传统的圆对称结构光束检测方法可检测的光束类别较少、功能单一。为了实现多光束的联合检测,设计了一种偏振敏感型闪耀光栅用于将变换后的正交线偏基矢进行分离。经过干涉检测后,可以计算出圆对称结构光完整的模态信息。进一步,为了提高检测方法的实用性以及灵活性,提出基于相位函数构造的可控自旋霍尔效应。利用该工作机理,不仅通过改变入射光的位置偏移可以实现自旋相关分离的灵活调控,并用于光束的偏振椭偏度检测;还可以利用函数构造得到的相位对光束进行调制,实现圆对称结构光束的模态信息检测等其他应用。该方案的系统更简单、应用也更灵活。3)针对现有圆对称结构光模式复用及解复用器件在尺寸、带宽、偏振响应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并实验验证一种基于P-B相位的等离子体型超构表面达曼涡旋光栅。该器件不仅理论工作波长可以覆盖1000-2000 nm,而且具有偏振不敏感特性。在P-B相位的基础上,结合传输相位提出并模拟了一种基于复合相位的等离体子型超构表面矢量达曼涡旋光栅。利用复合相位调控机制,可以给光束的左右旋偏振分量加载共轭的达曼涡旋光栅相位,进而用于柱矢量光的模式复用及解复用。该器件的提出填补了矢量模式复用通信在复用器件方面的空白。4)为了提高现有全光模式处理器件的兼容性,促进圆对称结构光与全光信息处理的融合,提出并证明了一种可用于圆对称结构光模式信号处理的实验原型器件,即P-B相位型介质型超构表面Q-plate。由P-B相位引入的无色散特性和自旋轨道相互作用,使得介质型超构表面天然具有从C波段到L波段的宽带工作波长,并且能够同时转换轨道角动量和矢量模式。通过设计超构表面的q值来灵活地调控轨道角动量和矢量模式的阶数,不仅实验上成功地实现了两路复用轨道角动量模式信道的全光信息处理(模式交换、还原和转换),还首次实现了矢量模式的全光信息处理。
其他文献
享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称号的敦煌壁画由于承受着各因素带来的威胁,已变得十分脆弱。近年来,数字化修复已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力手工修复,使得快速的无损化修复正变为可能。传统的壁画修复算法,由于没有将相应的手工线描图作为修复时的结构指导,所以在修复一些破损较为严重的壁画时,常常会出现结构纹理都不连续的错误填充现象,而现今主流的方法,尤其是在填充步骤时,都是从待修复图像中的非破损区域处选出最“特殊”最相似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行业孵化出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应用。人工智能+医疗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此为契机,也孕育出了许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医学影像数据为研究载体进行具体的医学领域任务的应用,如早期筛查、辅助临床诊断等。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代表性技术,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得到了广泛使用,致力于具体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突破。在医
高光谱图像描述是对高光谱图像进行有效分类和目标探测的基础。成像设备技术的发展,使得高分辨率高光谱图像的空谱域局部特征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图像信息。本文结合高分辨高光谱图像的特性,对基于空谱域局部特征的高光谱图像描述的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高分辨率高光谱图像目标探测。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代数的高光谱图像空谱域SURF特征检测和描述算法。特征点检测是高光谱图像描述
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是一种基于变像管扫描测量技术的新型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在军事领域有着非常大的需求。研制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是国家战略高技术领域的需求。传统意义上的激光雷达很难对有一定景深而对比度小的目标进行识别,而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的每个激光脉冲覆盖面积大,其搜索效率远远高于非成像激光雷达,是一种可以在探测器和目标物同时移动的情况下进行瞬时成像的系统。可以对丛林和夜幕掩护下的目标进行有效识别。论文以
聚类是一种重要的无监督数据分析技术,它主要用于将数据对象分块,并生成簇集。簇集内,簇内对象比簇间对象更相似。在数据聚类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估计数据内蕴含的簇的数量。因为很多常用的聚类技术需要簇数目参数。在对包含着大量簇的高维数据聚类时,这个问题变得更具有挑战性。这是因为簇数目参数可以反过来作用到聚类结果。我们将在本文内提出GMM-Tree,来估计簇数目和初始的簇中心。这个名称是Gamma Mixt
图像去噪作为一种预处理在数字图像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人们可以通过改进相机的性能来提高图像质量,但在许多应用中需要对图像的内容进行增强来实现图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由于图像在获取和传输过程中受到相机震动等的干扰,以及大量图像和视频是在恶劣条件下拍摄获得的,因此在对图像内容进行识别等后续处理之前必须对图像进行有效去噪处理。按来源,图像的噪声可分为加性噪声、乘性噪声以及混合噪声。图像去噪过程是针对不
伴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民用领域的应用,机载雷达的轻重量、低成本、低功耗及高性能等需求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有的大多数机载雷达阵列按照奈奎斯特采样均匀配置,导致高频段高分辨力的雷达系统阵元数较多、系统复杂、阵列互耦严重、功耗高、成本较高。稀疏阵列(如最小冗余阵、嵌套阵、互质阵等)通过稀疏布置阵元,能够得到比实际阵元更多的虚拟阵元和更大的孔径,可为机载雷达小质量、高频段、低成本、低功耗和低互耦发
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节点之间互联的容量需求持续增长,现有的光互联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需求,亟需发展节点之间光互联复用技术。柱矢量光束多路复用已经显示出具有增加自由空间和光纤通信信道容量的巨大潜力。复用和解复用器以及支持高阶模式传输的光纤是柱矢量光束光纤通信系统的关键器件,但是目前还缺少高效率和大动态范围的柱矢量光束解复用器以及支持高阶柱矢量光束传输的光纤。针对目前柱矢量光纤通
图像增强是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通过添加特定信息或进行特定变换来有选择地突出或保持源图像中的重要特征,以得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结果图像。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图像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图像增强技术涉及的研究领域日益广泛。由于彩色图像已经非常普及,并且它所包含的内容和表达的丰富信息是灰度图像无法比拟的,因此,对彩色图像增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重彩色技术和去彩色技术是彩色图像
人类日益扩大的信息交互与传递需求,导致网络运营商需要更高速率,更高稳定性的通信系统来进行人类社会及经济活动的支撑。而全光通信及信号处理在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热点,被广泛认为是克服当前电光通信系统中“网络瓶颈”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全光信号处理的研究非常依赖于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因此具有更好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光学材料的研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二维材料以它优异的光电特性,在光电器件的应用方面逐渐崛起,并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