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后,随着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开始变革财政管理制度,推行了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国库现金管理和政府采购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创新。这轮财政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建立、完善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核心的现代财政国库制度。实施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以来,我国的国库账户余额急剧增长,2009年底,国库闲置资金已达2.2万亿元。大量资金沉淀在国库,导致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一方面财政部门要为发行的国债支付高额利息费用,另一方面财政闲置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只能赚取活期存款利息。国库现金规模持续维持在上万亿元,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行为。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就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国库现金管理是指:在确保财政支付需要的前提下,以实现国库现金余额最小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系列财政管理活动。由于我国实行经理国库制,财政资金的收支活动均须通过中央银行。国库现金管理作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联的重要节点,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做好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对于国库现金管理,在保证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财政部门追求的是资金的收益率,而中央银行在实施具体操作时,更关注其对货币政策可能造成的冲击,因此财政部门与中央银行需要及时沟通,以协调双方各自的目标;2、中央银行一般都是国库单一账户主账户的开户行,同时也是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的管理部门,存放在国库单一账户中国库现金的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从其他金融机构吸收了大量的资金,相当于变相减少了社会可利用的资金总量,起到“紧缩银根”的作用,提高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反之亦然;3、如果不开展有效的国库现金管理,将极大地限制货币市场的发展,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市场化运作,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概括了近年来我国国库现金管理活动的实施情况,并对国外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协调的经验,做了简要的介绍;其次,针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及传导机制,结合我国的情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关系做出理论上的分析;最后,利用现有的数据,通过引入时间序列模型,着重研究了在商业银行存款模式下,我国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供给的关系,对于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以国库现金管理作为切入点,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二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三是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角度,探讨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政策影响的路径,从而更好地测量国库现金管理对货币政策实施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