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结构一直是学术界久谈不衰的话题,但直到今天仍还没能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结果。由于上市的国家以及上市的板块不同,所以得出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每种市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融资结构,不能与其他的企业等同而论。中国证监会批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同年10月首批28家企业公开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标志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正式形成。创业板市场是专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筹资渠道的新型融资场所,在我国资本市场中逐渐占有越来越重大的比重。创业板上市企业相对于主板上市企业来说,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拥有自己的特点,这些不一致的特点导致了主板上市企业的融资结构理论对创业板上市企业的不完全适用,它的融资结构也更值得深入研究。文章将从以下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以导论的形式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总结,同时简要介绍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本文的预期贡献。第二章前半部分为融资结构理论回顾,其中包括早期的融资结构理论、现代融资结构理论和新融资结构理论,后半部分为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三章是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基本概念的概述,具体包括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界定以及创业板与主板市场的区别,最后介绍了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融资渠道并分析了这六种方式在创业板市场的使用情况。第四章分析了影响创业板上市企业融资结构的因素,首先对宏观环境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影响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微观环境具体包括企业规模,成长性等因素。第五章是对创业板上司公司融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硏究,选取了2009年-2010年6月份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81家公司的2011年的财务数据,利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企业规模对融资结构有显著的影响。第六章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以及创业板上市公司现在存在的问题,从企业自身环境和企业外部宏观环境两个角度分别给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