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辽代的都城制度。契丹建立的辽政权的都城建设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对金元时期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辽代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其都城建设体现出许多与中原都城制度不同的特点。本文运用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辽代兴建的上京和中京两个都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得出了以下主要观点:第一,辽上京的规划是其民族文化传统的体现,具有坐西朝东的特征;第二,辽中京的整体布局主要效仿了北宋都城汴京,但仍体现了民族政权都城的一定特点;第三,辽上京南北两城的建筑形制,其根本原因应是出于契丹贵族对异民族防范的需要;第四,辽中京富城外三面环绕的皇城,可能是辽上京西山坡富城西墙借用皇城西墙的做法的延续。第五,辽代前期上京城的营建,是以北方民族文化因素为主,汉文化因素为辅的文化都成;辽代中期中京城的营建,则是以汉文化因素为主,北方民族文化因素为辅。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并对辽代的都城进行了界定。
第二章详细回顾了辽代都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情况,并对辽代都城考古与研究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三章从兴建与布局、城墙与城门、宫城和皇城五个角度探讨了辽上京城的都城制度。提出上京城的兴建经历了太祖神册年间的兴建和太宗天显年间的扩建两个阶段;契丹族作为北亚游牧民族之一,其建立城市也有自身文化传统因素在其中的,并不完全是学习中原制度的结果;上京城军事防御设施较为完善,即是吸收借鉴中原城市防御手段,也是游牧民族自身注重防御传统的体现等观点。
第四章从兴建与布局、城墙与城门、宫城、皇城、外城五个角度重点对辽中京都城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京城城址位置的选择出自最高统治者,并提前确定全城的整体规划、街道布局和建筑结构;中京城三重城墙相套,左右对称布局的整体规划,以及一些具体的建筑样式都是仿自汴京;中京城的建设虽然大多仿自当时的北宋都城汴京,但还是部分保留了契丹族自己的一些特色等观点。第五章对辽代都城制度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对祖州城与辽上京的关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文化因素构成的角度对辽都城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辽代前期兴建的辽上京是以北方民族文化因素为主,汉文化因素为辅的文化构成。在辽代中期兴建的辽中京是以汉文化因素为主,北方民族文化因素为辅的文化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