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篇》是宋代一部官修字书,它集以往多部字书、韵书、辞书之所长,着力探讨了字原、古音和古训,代表了宋代小学发展的水平。但是,过去对《类篇》专题性研究的文章很少。为了更全面而准确地了解这部字书,本文从互训这一角度入手,主要采用历史比较、分类说明以及语义分析的方法,较全面而深入地分析论述了“《类篇》互训”这一层面的问题。 本文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类篇》互训的类型。《类篇》中的互训主要有四种类型,“甲,乙也”与“乙,甲也”为一类,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甲,乙也”与“乙,甲乙(或乙甲)也”为一类,这一类在数量上仅次于前一种;第三种是“甲,乙也”与“乙,××甲也”;第四类是“甲,乙也”与“乙′,甲也”。最后两种数量较少。 第二部分,《类篇》互训的依据。《类篇》的互训,绝大多数是对原有字书、韵书以及辞书材料的直接借鉴,其中有的直接引用,有的加以必要的增删。另外一部分是借鉴前代的文献材料和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采录实际语言。还有的依据古今音变。这是本文的重点之一。 第三部分是《类篇》互训与《说文》互训的比较。通过两相对照,在互训上,《类篇》比《说文》主要有两方面的改进,首先表现在词义的训释上,即凡见于《说文》中的互训,《类篇》大部分都采用了,而且,更主要的是,《类篇》中的训释在《说文》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使互训的两个词之间的异同更为清晰。其次是,在《说文》互训中有迁就互训以致割裂连绵词的现象,而在《类篇》中大部分得到了更正。这更是《类篇》的可贵之处。 第四部分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了《类篇》互训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本部分打破了传统的分析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方法,而力图从语言的深层结构——义位入手去分析《类篇》互训词,在词的同位义和非同位义上作了总体分析,之后在同位义中又分出几个不同的语义特征分别加以更充分地论述,如色彩性语义特征、空间性语义特征、时间性语义特征、性状性语义特征和语法语义特征等。通过这样的分析,互训词(或称同义词)的可辨析性更强。这也是本文的重点之一。 第五部分简略地论述了《类篇》互训词及其构成的现代汉语双音词。现代汉语双音词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是其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源头。《类篇》的三百多组互训词组合成现代汉语双音词的就有一百多个,这个比例足以说明《类篇》互训词对现代汉语双音词的影响。并且,形成的这些双音词以并列式结构为主,补充式结构较少,以“名词十名词”,“动词十动词”和“形容词十形容词”的组合最多。 通过各部分的论述,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了《类篇》的价值,这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对《类篇})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确立它在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代汉语中的同义词及其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