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文人文集《史记》人物评论探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ing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过程中,为我们塑造了许多鲜活的历史人物,既有君主、臣子,也有一些身份特殊的小人物,如:刺客、游侠等等。所以自《史记》诞生开始,历朝历代的文人就对《史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宋代。宋代是一个经济文化繁荣的朝代,“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给史评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宋人对《史记》是非常重视的,涌现出很多对《史记》进行评论的著作,大多文章是对忠君贤臣的赞颂。明前期文人创作的热情处于低迷的阶段,直到明代中后期至清前期,在士人自我意识张扬思潮的影响之下,士人摒弃繁杂空洞的理学,而寻求求真务实的考据之学。处于易代之际的清初文人注重史实,侧重于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清初文人生平遭际十分复杂,他们所固有的民族气节与他们所寻求的政治理想有着强烈的冲突。这种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是清初文人在人物评论中所具有的时代烙印。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前提下,以清初文人对《史记》历史人物的评论内容为史料,重点讨论了清初文人所选取的评论对象以及评论内容,并对清初文人所关注的历史人物进行分析,以此窥探清初文人这一独特文化群体在思想上所体现出来的共同特征。本文分为五部分进行论述,分别为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第一章主要是对历朝《史记》传播与接受的情况进行概述,凸显出《史记》人物评论作为清初人物评论的可行性。另外对清初《史记》人物评论的概况进行概述,大致分为两个领域:史学批评与文学批评。本文的侧重点是史学批评。最后对清初文人作为清朝文学创作团体的一个分支,清初文人所具有的独特性进行分析,揭示清初文人创作团体的研究价值。第二章主要是对清初《史记》评论家进行了分类,并且对有关《史记》的条目进行整理,发现了评论家所具有的特征:学识渊博,见解深刻;令人敬佩的品质;不同政治道路的选择。其次对清初文人所选取的评论对象进行简单的分类与整理,归纳出了清初文人所关注的评论对象多贤明君主、扶义俶傥之臣。并且相对于前代文人,清初文人对下层平民人物、女性、孔子及其弟子有所重视。最后分析清初人物评论著作繁盛的原因。第三章是对张良、韩信、汉高祖、项羽作个案研究,总结出清初文人评论君主与臣子的准则与视角:对君臣相处之道德关注、对君臣治国谋略的重视、对君臣道德品行的审视。通过对个案的详细分析,来探究清初文人在思想上体现出的共同特征。结语是对整篇文章核心思想的一个总结与归纳。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唐传奇的教化色彩。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其中包括“诗言志”的儒家文学观。儒家文学观强调文学的现实功用,自提出以来,经历代封建统治者
李昭玘(?—1126),字成季,济州巨野(山东菏泽)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与孙觉、苏轼等从游,有《乐静集》三十卷存世。李昭玘处在儒家思想复兴新变以及政治、社会“穷则变”的
石珤是明中期茶陵派骨干人物,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以《易经》为家学渊源。因为人耿介清廉,石珤仕途非一帆风顺,三次乞归,其思想观念和文学观念皆受影响。石珤一
刘跂“贤而能文”“以文学知名”,在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他创作的诗文不仅数量多,而且颇有可观之处。这样一位诗文俱佳的文人,在宋代文坛理应占有一席之地。但长期
基于某型船用燃气轮机低压压气机转子的实体模型,应用网格划分软件Hypermesh,通过手动网格划分建立了压气机转子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数值仿真软件求解了转子的临界转速及转子
名师工作室兴起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前期,它的原形是从科技界和文艺界的“工作室”体制中获得启发而应用教育事业之中,可以说是一种基于教师自我成长的新型研修方式,因此
玻璃体注气固定眼球后极部视网膜破孔,是国际上开展的一种新手术方法,它不用在巩膜外对裂孔进行封闭,而是向玻璃体内注入适量气体(六氟化硫SF6或过氟丙烷C3F6)。目前这种方法已
Internet网络大数据与日俱增,当前亟需设计能够处理大规模半结构化和无结构化文本数据的新型聚类方法。现有工作的不足体现在:应用的文本集较为单一,对半结构和无结构的Web文
剧本里的人物是一种理性的存在,有时候甚至需要用公式来衡量人物每一步的变化和动作。虽然这样可能无法避免陈腔滥调,但人物是稳定而好看的。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物,让他们
元稹和白居易作为中唐的大家,不仅以新乐府运动标立地位,还在唱和诗领域功不可没。近年学术界逐渐开始关注元白的唱和诗,研究多关注于一个侧面。本文试图以较全面的视角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