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分”视野下教育学学科归属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163mai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二分”视野下,教育学的学科归属导致了教育研究在研究对象的处理、研究范式的使用等方面出现了诸多局限,如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进行研究,忽视了研究对象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等。唯科学主义方法论应用的局限、理性在人性结构中的作用的重新认识和哲学发展的推动使人们认识到,有必要对人类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科学三分”,即分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科学三分”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式存在的各种争议,使我们有必要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作明确的区分。这种区分不仅要考虑研究对象的不同,也要考虑研究主体的地位和研究视角的不同。社会科学是一门以外在于研究主体的、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社会现象具有客观性和可定量化的特点。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是一个以人的内在精神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负载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它具有主体性、价值性、理解性等方面的特点。 在“科学三分”视野下,学界对教育学的学科归属存在以下不同的看法: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教育学是综合学科等。存在这些不同看法的原因在于,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界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看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事实。 马克思关于“客体主体化”的论述,使人们认识到由于“主体赋予”的存在,作为研究对象的属性不全部是“客体”所固有的,而是“客体主体化”的结果。“客体主体化”除去主体对客体属性的选择、加工、改造以外,更有主体价值观念的外化、现实化的成分。这为我们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于教育理论和教育现象都是教育研究主体所关注的,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理论和教育现象。教育理论和教育现象由于“主体赋予”的存在从而使其具有主体性、价值性、理解性等特点。 基于教育理论和教育现象所具有的特点与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契合之处,因此,教育学应归属于人文科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学科,也是很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学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才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创造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及情感的和谐发展。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而全面的服务,而不仅仅是让学生为完成老师制订的课堂或者课后作业
本文首先分析了贫困大学生产生的背景、现状以及学术界对贫困大学生问题的研究进展,从而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并根据福利经济学派阿马迪亚·森的贫困理论,澄清了研究的疑
本文以现代教育环境下的教师信息素养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素养研究现状以及信息素养的发展趋势,明确了信息素养的含义。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对教育教学的影
近年来,研究者对儿童在假装领域的发展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当前假装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儿童对假装的理解是否有元表征的参与。以Lillard为代表的研究者通过儿童在Moe任务中的表
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实现了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教育终身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学习化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社区成人教育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