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国为文化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包含着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区和国家。这一区域中的各文化体具有一定的文化同相性,如汉字、儒学、汉传佛教等等。汉文化作为其中的中心文化,对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文学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许多中国的文化与文学形式都被广泛学习和模仿,诗话便是其中之一。诗话,是一种论诗之体,是中国诗歌鉴赏、批评的传统形式。它肇始于钟嵘的《诗品》,成熟于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从宋到清,中国诗话历经三次发展高潮,至今留存著述近一千四百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批评文体。同时,又借助“东亚文化圈”里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核心辐射作用,传入周边地区和国家。日本便是成功接受了中国诗话的国家之一。日本五山时期诞生了第一部诗话《济北诗话》,在江户时期,日本诗话发展步入繁盛。此时,日本诗话不仅创作数量可观,而且也开始了诗话的本土化进程。日本在接受、模仿中国诗话的基础上,逐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诗话进行了选择和改变,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诗话。日本的文学与文化自古以来便深受中国的影响。在日本文学史上汉文文学与和文文学一样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日本民族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诗话便是日本从中国接受并吸收采用的重要文学形式之一。日本对中国诗话的学习一开始完全是模仿式的,如日本第一部诗话《济北诗话》。其采用的体制、评述对象、书写语言、论诗观点等等都取自中国诗话。之后,诗话在日本逐渐本土化,开始出现了不同于中国诗话的一些特点,像是内容上更注重诗歌声律、体制上也有了创新尝试、论诗观点上也不再完全跟随中国、论述对象也转向日本文人。这些方面的转变和成熟,让诗话在日本真正扎根,形成了优秀的日本诗话。日本借助长期与中国文化、文学的交往,具备了较好的汉文学、汉文化基础,再加上对异域文化与文学的积极主动地接受态度,抱着“为我所用”的学习目的,接受融合了大量域外先进的文化和文学形态,进而丰富了自身的文学和文化。日本诗话正是日本受容异域文学的一个成功实例。作为中国诗话发展到域外形成的一大支脉,日本诗话的形成、发展体现出了异质文化与文学交流融合的一些重要特点。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探索,可以了解到如何更好地接受、融合域外文学和文化,以便使自身的文化和文学更具活力。本文望借助对中国诗话和日本诗话发展历程、本质特点的考察对比,具体探讨日本诗话从模仿到自立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受容中国诗话的重要影响因素。从而试图找出影响异域文化间受容的一些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