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真菌病害。利用抗瘟水稻品种防治稻瘟病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快,招致抗性易“丧失”;应用人工合成杀菌剂防控稻瘟病虽是目前主要手段,但杀菌剂对环境和食物安全问题仍令人担忧;利用活体生防微生物防治稻瘟病能克服它们的一些不足,因此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开展了稻瘟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抑菌谱和室内防效测定等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真菌病害。利用抗瘟水稻品种防治稻瘟病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快,招致抗性易“丧失”;应用人工合成杀菌剂防控稻瘟病虽是目前主要手段,但杀菌剂对环境和食物安全问题仍令人担忧;利用活体生防微生物防治稻瘟病能克服它们的一些不足,因此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开展了稻瘟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抑菌谱和室内防效测定等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防菌的筛选及鉴定。此次实验从湖南省桃江县高桥乡罗溪村的超优千号水稻叶片中共分离获得483株菌株,以稻瘟病菌作指示菌初筛,得到124个具有一定抑制效果的菌株。其中菌株RL1-15、RL1-16、RL1-17这三个细菌菌株对稻瘟病菌菌丝的生长抑制效果显著,抑菌率分别为88.84%、91.15%和89.24%。通过菌落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出RL1-15、RL1-16及RL1-17均为芽孢杆菌。其中菌株RL1-16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2.3株生防细菌的抑菌谱测定。通过抑菌谱测定发现,菌株RL1-15对其他7种供试病原菌都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对稻曲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76.57%、63.35%。对水稻恶苗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也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但抑制效果不佳。菌株RL1-16对12种供试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对同属于水稻真菌病害的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有较高的抑菌率,分别为77.74%和63.01%;此外,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高达73.03%;对葡萄灰霉和草莓灰霉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4.37%、72.38%;对烟草赤星和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抑菌率也达到了63.76%和66.43%。菌株RL1-17对水稻真菌病害水稻恶苗病原菌、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有较高的抑菌率,分别为66.92%、79.50%和65.90%。除此外,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有74.65%。对棉花枯萎和辣椒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1.68%、60.62%。3.3株生防细菌的室内防效测定。3株菌株菌体对稻瘟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相比对照组清水及40%稻瘟灵isoprothiolane,以RL1-15对稻瘟病的温室治疗效果较佳,RL1-15在2.0×10~8cfu/mL浓度下,防效高达74.94%。相比对照组清水及75%三环唑WP,提前3d喷菌悬液预防的情况下,RL1-17菌悬液浓度为2.0×1010cfu/mL、RL1-16菌悬液浓度为2.0×10~9cfu/mL时相对防效高,分别为88.37%、86.93%。而提前1 d预防处理,RL1-17的相对防效较好,RL1-17最好的浓度是2.0×10~9cfu/mL,相对防效为92.01%,次之浓度为2.0×10~8cfu/mL,相对防效为90.34%,与RL1-16浓度为2.0×10~9cfu/mL的90.19%防效相当。因此,菌株RL1-17对水稻叶瘟的预防效果显著,而菌株RL1-15对水稻叶瘟的治疗效果显著。4.3菌株的促生效果测定。3株菌株均具有一定的促生效果。相比于清水对照,浓度为2.0×10~9 cfu/mL下的RL1-15,与浓度为2.0×1010cfu/mL下的RL1-17对水稻植株有较明显的促生效果,使水稻植株增高。但RL1-16能增加水稻的茎基宽,使水稻植株茎秆长的比较粗壮,不易倒伏。与药剂对照稻瘟灵与三环唑相比,有一定的促生效果。上述研究试验为丰富稻瘟病的生物防治资源及之后深入挖掘提供了一定指导和为生防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上调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TUG1)靶向miRNA-194-5p/KIAA1199轴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RT-qPCR检测本院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肿瘤切除术的52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SW480、NCM460细胞中LncRNATUG1、miRNA-194-5p和KIAA1199的表达。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TUG1可
大树稀植栽培在南方葡萄产区逐渐兴起,为树干输液技术在葡萄上精准施肥用药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树干输液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施肥用药方式,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在栽培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试验采用自流式树干输液技术,以田间葡萄大树作为试材,试验前期,通过树干输入品红染料和15N示踪试验,探索树干输入溶液在葡萄树体内运输、积累及分配规律;试验后期,通过树干输入四种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对比土壤施肥,
土壤重金属与类金属的复合污染与单一污染相比更为复杂,且相关研究较少。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土壤活性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重金属在土壤活性颗粒界面的吸附固定机制,对预测其在土壤中的形态、迁移和转化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不同尺度土壤活性颗粒,单一矿物(针铁矿、高岭石)、微生物(蜡状芽孢杆菌),矿物-微生物复合胶体(针铁矿-细菌、高岭石-细菌)以及自然土壤颗粒(来自中科院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HNL)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少见,表现多样化,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给患者带来极大恐慌。该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 HPS)可导致病情复杂,若未能及早诊断及治疗,可危及生命。现临床遇到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病例1例,将其诊
本文为了找到2种作物不同品种的光谱特征差异及其SPAD值最佳估测模型,以早籼稻和秋玉米的不同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ASD Field Spec 3地物波谱仪采集的光谱数据和SPAD-502 plus叶绿素仪采集的叶绿素相对值,对进行水稻和玉米SPAD值与其一阶微分光谱和光谱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2种作物不同品种的敏感波长和相关性最大的光谱参数,以此作为自变量,构建早籼稻和秋玉米各个品种的SPAD值
传统发酵辣椒是湖南特产,湘菜主要调味料之一,微生物种类丰富,酱香味浓,但发酵周期长,质量不稳定,微生物共酵生香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在前期传统发酵辣椒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传统发酵辣椒不同发酵阶段的优势、产香微生物进行了分离,为蔬菜复合发酵剂的开发提供了菌株;采用RNA-seq技术对优势、产香微生物香气物质合成途径展开了研究,从转录组水平揭示了优势、产香微生物典型香气物质代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小学校园环境已逐渐引起国家的普遍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今,小学校园不仅仅是传统的教学场所,同时也是“寓教于乐,健康成长”的公共生活环境,让孩子真正的走出教室,体验更加多元化的教育课堂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从目前国内的小学校园来看,大部分还停留在功能分区、交通枢纽、建筑单体的设计上,对小学校园环境色彩重视度不足,存在色彩单调、老旧、噪乱等问题。因此,研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以来,我国偏远山区村镇产业发展与振兴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持续关注。湖南山区面积广泛,占全省总面积的66%以上,其中湘南地区80%以上都是山区,其村镇地理环境具有典型性。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村镇规划往往忽视了山区产业发展与村镇景观环境的相互协调,而湘南山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本文
目前,枸橼C-05(Citrus medica L.)是已鉴定的抗溃疡病唯一柑橘属种质。为探究枸橼C-05抗性遗传规律,本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重悬缓冲液对不同生长期的柑橘溃疡病菌的增殖影响,筛选的重悬缓冲液和合适的生长期为人工接种溃疡病,准确评价枸橼种质及枸橼杂种后代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抗性反应提供了基础。利用活体注射接种,进一步评价了前期得到的65株沙田柚和枸橼C-05杂交苗极抗植株的抗病性。由于枸橼
缺铁是水稻生长过程中一种常见的逆境胁迫,通常造成水稻减产以及谷物铁离子含量过少。相对于治理缺铁胁迫的传统手段,生物方法环境友好且易于推广,具有很大的价值。实验室前期筛选出一株水稻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OsiSh-2,该菌在缺铁环境中能够高效摄取铁,因此能够通过竞争铁元素抑制稻瘟病菌的生长。本论文以OsiSh-2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缺铁情况下对宿主水稻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