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唐始建于天福二年(937),历烈祖、元宗、后主三代,凡三十九年。南唐三代君主以儒立国,重视文教,开展科举。一批自北方南来的士人,与江南本土的士人,一起组成新的士大夫群体,在南唐政治上发挥作用。开宝八年(975),金陵城陷,南唐灭亡,部分南唐士大夫追随李煜前往开封。相似的政治文化氛围,没有“华夷”之别的政治心理压力,再辅以其吏干或文才,南唐士大夫较快地融入了北宋的政治秩序。虽然许多南唐士大夫在北宋得以跻身高位,但对故南唐怀恋与“降臣”身份的认知,使得其中许多人终身难以释怀。入宋之初,南唐士大夫因其“降臣”身份,受到宋廷“有限度的区别”对待,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身份差别逐渐消褪。在现实利益驱动下,融入与吸纳是符合双方共同政治利益的选择。南唐士大夫在入宋以后主要凭借学养或吏干得以晋升。以徐铉为代表的南唐士大夫,以其杰出的道德与文才,颇受中朝士大夫的欢迎。南唐士大夫也凭借广泛的交游,在私人身份上,顺利融入北宋政坛。他们同时也凭借出色的文章与学术,广泛参与了宋初的文化建设。南唐入宋士大夫或出于记录故国的使命感,或出于对立言的热衷,留下了丰富的私人著述,从而在宋初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北宋朝廷也凭借对以南唐士大夫为代表的南方降臣吸纳,缔造了宋初的“文治”格局。本文除“绪论”、“结语”以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南唐政权的由来、发展与覆亡,讨论南唐士大夫群体的生成及其入宋过程。第二章论述南唐士大夫在北宋的政治境遇,重点讨论南唐士大夫由区别到融入的过程,并认为融入与整合是符合南唐士大夫与北宋朝廷双方利益的选择。第三章主要以徐铉为中心,在考证其交游诗文时,也一并展现其心态,并由此折射出南唐入宋士大夫的群体特征。第四章主要从奉诏编修、关于南唐史的著作、其他著述三个层面,叙述了南唐入宋士大夫的著述情况;并认为南唐入宋士大夫凭借参与文化建设与私人著述,为宋初“文治”格局的形成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