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川渝两地在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治理合作日益紧密。税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税收治理作为区域一体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化成渝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税收征管一体化逐步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本文对税收征管一体化相关理论作了有益探讨和深入思考,充分论证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税收征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典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川渝两地在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治理合作日益紧密。税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税收治理作为区域一体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化成渝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税收征管一体化逐步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本文对税收征管一体化相关理论作了有益探讨和深入思考,充分论证了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税收征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典型剖析、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坚持问题导向、深挖问题根源,探究了制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税收征管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在充分借鉴国际国内税收征管一体化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税收征管一体化的参考路径和着力重点,为提升跨区域税收营商环境提供了思路借鉴、为优化跨区域办税缴费体验提供了路径参考、为构建跨区域税务监管体系提供了实践样本。研究发现,制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税收征管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征管理念束缚、征管体制制约、征管政策缺位、资源配置无序等四个方面,其中,根源在于“画地为牢”“税重费轻”等思维的束缚;重点在于信息管税体制、税收征管流程、征管机构设置、地方党政干预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健全、不合理、不科学之处。研究过程中,充分吸纳了税收征管一体化的国际国内经验。包括以BEPS行动计划、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国际税收协调、欧盟税收一体化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德眉资等区域税收征管合作经验。主要在征管理念、征管模式、征管方法、征管保障等方面,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税收征管实际,予以充分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问题产生根源,为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税收征管一体化,提出四个方面建议:从理念上,重点是树立区域共治、税费统征、数据治税的税收征管一体化理念,解决好思想层面不愿意推进征管一体化的问题;从体制上,重点是在实现涉税资质互认、推动征管流程再造、探索征管机构重组、融入地方合作框架上优化合作体制机制,解决好体制层面不能够推进征管一体化的问题;从政策上,重点是积极向国家税务总局、川渝两地党委政府争取配套性政策措施,解决好政策层面不支持推进征管一体化的问题;从资源配置上,重点是优化人财物和信息系统的资源配置,解决好保障层面不满足推进征管一体化的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住宅电梯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住宅电梯安全运行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完善住宅电梯安全监管,保障电梯安全运行是社会发展所需。本文以新津区住宅电梯安全监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结合协同治理理论、回应性监管理论和事故致因理论等对新津区住宅电梯安全监管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新津区住宅电梯安全监管目前面临的困难,并结合实际提出完善新津区住宅电梯安全监管的对策和建议。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
空间衰减是地理学第一定律的重要表征,长期受到学术研究关注。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高速交通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使得“距离已死”的话题成为学术研究热议的焦点。旅游作为一种“非惯常环境”下的体验活动,受到距离的影响是必然的。但在互联网场景下其空间衰减是否依旧显著,尚未达成统一的认知。本文基于百度指数和传统统计数据,以长三角41市为对象,从客源地-目的地两种视角以及一般情况-重大事件两种情景出发,探索旅游关注
计量工作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作,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开始,计量的重要性就被提到了国计民生的高度。民生计量工作是以关注民生为焦点,以计量法律法规和技术为手段,研究和解决与民生相关的计量问题,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一项工作。自从1986年新中国颁布第一部《计量法》以来,计量监管渐渐步入正轨,民生计量监管发展也逐步向前发展,但是随之而来新的市场形势,也暴露出地级市地方政府在民生计量市场监管上存在很多不足。民生计量
“民以食为天”。城市的生活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美食,餐饮业中大量的美食产品和服务在产业集聚效应的作用下便形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城市美食街区,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方便市民生活、消费的同时,其带来的油烟、油污、餐厨垃圾、噪声等环境问题也愈发凸显,不仅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还引发了大量的扰民投诉问题,群众环境权益受到了损害。面对城市美食街区的蓬勃发展以及产生的各类环境问题,政府监管的“碎片化”困境凸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日渐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都更加重视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尤其是近年来,在新兴信息技术的驱动下,传统的食品行业经历了重大的变革,食品安全监管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包括技术与体制的发展速度不匹配、信息的有效性难题以及技术革新带来的各主体利益调和问题。要想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管理质量和水平,必须突破传统模式下的管理瓶颈,以信息化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创新监管体制
城镇化进程中,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的归属感问题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流动儿童是潜在的流动人口,提升流动儿童的地方感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但是学界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局限于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因此本研究基于地理学视角中的地方感概念,以上海市某社区儿童服务中心为案例地,运用感知地图、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质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该中心参与2020年暑期班的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
因历史原因,我国一些已建成的多层住宅并未安装电梯,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居住在这些无电梯住宅的老年人出行难问题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提高老年人出行便利性,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应运而生,并成为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关心的民生话题。但增设电梯过程涉及社会、经济、城市规划、管理、法律、市场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政策的落地,实现和谐增梯、安全用梯、便利出行,意义重大。
在我国发展历程中,纪检监察系统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不仅要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也要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受身份职责特殊,工作方式方法复杂等因素影响,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面临的职业压力问题凸显,但社会对此关注程度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因此,了解纪检监察干部职业压力现状,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探讨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推进,我国在反腐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打虎、拍蝇、猎狐”的力度从未减弱,党政机关内部的政治生态也呈现出天朗气清的局面。然而,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职务违法犯罪活动也越来越隐蔽,其手段越来越复杂,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调查工作也面临着更多挑战。“打铁还需自身硬”,可见,建设一支忠诚担当、专业高效的监察官队伍是十分必要的。鉴于监察官在反腐倡廉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因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培养,提出要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现代化干部队伍。公务员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和履行职能责任的基础力量,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当前公务员队伍显著存在工资待遇低、工作责任重、晋升出路少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疲于应付、得过且过等不良现象。如何激励公务员干事创业热情,成为党和国家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