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裸重唇鱼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重唇鱼属。在新疆的各大水系中均有分布,是新疆特有的珍贵野生鱼种。该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现存数量已极其稀少,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广阔的养殖前景。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新疆裸重唇鱼的染色体数目,建立核型,并对其染色体的C带和G带带型进行分析,构建染色体的核型模式图以及C带和G带的带型模式图。新疆裸重唇鱼的人工繁殖和繁育是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任务,而染色体方面的研究是细胞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关该鱼染色体核型和带型的研究对于其人工繁殖、繁育意义重大。鱼类新品种的繁育、杂交种的培育都需要对各对染色体进行识别,以及变异和重组的精确检测。而C显带和G显带技术是进行上述检测的有效工具。C带和G带的研究加深了对染色体研究的深度,为遗传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虽然新疆裸重唇鱼的该项研究现在还属空白,本文在其他鱼种研究中的一些成熟的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成功获得了质量较高的染色体制片。1核型分析以新疆裸重唇鱼的头肾和肾脏为材料,采用PHA、秋水仙素活体体内注射法,低渗处理,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对染色体标本进行Giemsa染色。选取来自不同个体、分散良好、形态清晰、数目完整的100个中期分裂相细胞,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统计,确定染色体2n数目。得出新疆裸重唇鱼的染色体众数为98,众数出现的频率为78%。对其染色体进行测量分析得出新疆裸重唇鱼的核型公式为2n=98=28m+30sm+12st+28t,臂数NF=156。在m组有一对相对较大的染色体ml。sm1、sm2、t1和t2也明显比同组其他染色体大,未发现小染色体及其他异型性染色体。2C带分析适当延长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有利于染色体的缩短和变粗,而经过缩短的染色体更加易于显示C带。本研究采用Sumner的BSG显带方法,稍作修改后处理新疆裸重唇鱼的染色体,在所有染色体上都存在C带,在着丝粒区、近着丝粒区、中间区和端部均有分布。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显示C阳性结果,其中m2、m10、sm2和sm(6-8)染色体的两端均有端粒C带。ml、m3、m4、m14、sm1、sm3、sm9、sm13、st(1~6)、t1、t3、t6、t8以及t(10~13)染色体只有一端有端粒C带。sm5的一端有端粒带,在长臂的中下部有居间带,其中一条染色体的居间带染色较深,面积较大蔓延至长臂的端部。sm12一端有端粒带,其中一条染色体有居间带,另一条染色体的中间带不明显,t3有较淡的居间带。新疆裸重唇鱼染色体C带的显示频率较高。3G带分析染色体的形态和长度对于G带的显示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秋水仙素的处理时间直接影响染色体的长度,经过探索适宜新疆裸重唇鱼染色体显示G带的最适秋水仙素作用时间为1.5小时。本研究采用胰蛋白酶处理,吉姆萨染色法来考察新疆裸重唇鱼的G带核型。所有染色体均显示丰富的G带带纹,同源染色体G带的带纹数目、位置及着色强度基本相同,不同染色体的带纹数目,宽度,颜色的深度,以及分布的均匀程度各异,有着十分复杂的多样性。其中15号染色体带纹数目最多,单体显示9条带。32、35和45号染色体带纹最少,单体显示2条带。其余染色体带纹数目均介于两者之间。大部分染色体的着丝粒区显示G带阳性,着丝粒区显示G带阴性的染色体数目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