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脊髓型颈椎病好发于40~60岁,是骨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锥体束症状。自1958年Smith和Robinson首次描述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术以来,该术式已被广泛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但一些学者观察到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融合节段的曲度不良,尤其是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影响颈前路手术的疗效。并且部分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出现或长期存在颈项肩背部僵硬、疼痛,活动受限等颈部轴性症状(axial symptom,AS)。本研究将重点分析术后融合节段的曲度变化与轴性症状相关性,探讨减少术后颈部轴性症状发生的关键,从而减少、甚至避免患者术后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方法:收集脊髓型颈椎病70例,所有病例均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协会判定标准(JOA评分标准)评分。将所有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单纯植骨组,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未行内固定,30例。内固定组,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附加内固定,40例。术前常规行颈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动力性侧位X线片及CT、MRI检查。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价采用日本JOA17分法颈髓症判定标准进行疗效测评。JOA评分改善率(rate of the improved JOA score,RIS)=(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7-术前评分)×100%。疗效根据改善率分为四级,优:改善率为75%以上,良:改善率为50%~74%,可:改善率为25%~49%,差:改善率在25%以下。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拍摄颈椎颈椎正、侧位X片(部分病例术后摄CT或MRI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是否有假关节形成以及内固定有无松动、滑脱或断裂等;分析融合阶段椎间高度的变化、生理曲度的改变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颈部轴性症状的情况。结果:单纯植骨组患者JOA评分由术前9.05±2.39分提高到术后的13.62±2.45分,术前与术后JOA评分比较,P<0.0001,按a=0.05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固定组患者JOA评分由术前8.97±2.64分,提高到术后的13.85±2.37分,术前与术后JOA评分比较,P<0.0001,按a=0.05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植骨组的改善率(RIS)为57.35±31.83%,优良率为80.00%;内固定组的改善率(RIS)为61.10±28.35%,优良率为82.50%,两组相比,t=0.54,P>0.05,按a=0.05标准,改善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椎间高度单纯植骨组较术前平均下降0.8±1.1 mm,内固定组则较术前增加1.5±0.7 mm,两组比较,t=10.9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椎融合节段生理曲度单纯植骨组较术前平均减少1.33±3.43°;内固定组较术前平均增加2.51±6.75°,两者比较,t=2.93,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单纯植骨组为46.67%;内固定组为17.50%,两组相比,χ~2=5.625,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植骨组植骨融合率为93.33%,2例患者假关节形成;内固定组植骨融合率为100%。单纯植骨组并发症3例:伤口感染1例,鹅颈畸形愈合2例;内固定组并发症2例:切口感染1例,脑脊液漏1例。内固定组无钢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均无脊髓、神经根损伤,食管损伤,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术后融合节段曲度变化与术后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相关。颈前路手术时恢复并维持颈椎尤其是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可以减少,甚至可以避免术后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