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士生的财政资助作为博士生教育的一种制度安排,关系到博士生的生存状况、发展可能与创新的实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博士生资助既是当前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与博士生科研创新、博士生培养高质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重点。
中国博士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广义上的学生资助政策的调整,亟待有关博士生资助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出现和实践上的探索行动。
本文基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在对博士“生产过程”和博士生“教育产品”的性质的定性分析基础上,构建了资助对博士生教育产出的影响以及资助水平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借助“华中科技大学学生资助课题组”对全国东、中、西部12所不同类型大学的913名在校博士生的问卷调查,辅之以博士生、博士生导师以及博士生教育管理人员的访谈资料,遵循实证研究的方法路径,就中国大学的博士生资助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现状分析。研究既注重经验性证据的收集,又注重经验素材理论含义的挖掘。
通过实证分析与讨论,本文有了一些新发现。研究表明,中国博士生资助现状具有以下特点:资助方式单一,以固定生活补助为主;生活性资助额度低,生活窘困;资助结构不合理,公平与效率失衡;资助上学科差异大,文科博士生生活状况令人担扰;资助主体缺位,导师和高校负担过重。同时发现,博士生的个体特征、家庭社会背景、博士生教育经历、博士生教育的财政政策、科研项目投入政策,共同决定了博士生资助额度的高低。
基于价值取向与资助水平两个维度,把博士生资助划分为高水平效率主导型、高水平公平主导型、低水平效率主导型、低水平公平主导型四种类型。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博士生接受的资助类型是低水平效率主导型和低水平公平主导型。
而高水平效率主导型,相对其它类型,更有利于学术产出和人才培养、吸引优秀生源以及学位的高效完成,是一个相对理想的资助类型。德、美两国的博士生资助都属于高水平效率主导型的,因此,带来了两国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国家战略的落实以及经费使用高效的优势;但因过多依赖科研经费,也带来了“违背博士生教育的理想”的负面影响。
博士生有着双重身份,既是大学的高年级学生,又是科研工作者,是学生到学术人员的过渡阶段;博士生经济上独立于父母,大部分已有家室且需承担经济责任。
这些特点决定了博士生资助的特色应主要体现为科研报酬和学业激励,而本科生资助的性质主要是生活津贴和社会救济。本文还提出现代博士生资助具有劳动报酬、学业激励、生活津贴的三重属性。“劳动报酬”是博士生教育的研究参与性的本质属性,“学业激励”和“生活津贴”是对博士生教育的效率与公平的强调。博士生资助的理想模式应具有以下内涵:以“育人”为宗旨,体现资助的高水平,主要体现效率取向,体现对博士生科研创新的激励。
本文还发现,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促进了博士生资助水平的提高;而导师资助制却是一把“双刃剑”,有其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本文根据上述结论,最后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明确政府资助的主体责任、增加经费投入;提高资助水平,让博士生过上“体面的生活”;改善资助结构,奖优、酬劳、津贴的有机结合;对不同博士生进行差异性资助;推进绩效兼顾公平的资助体系;强调相关政策的配套。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提出了一个博士生资助的分析框架;提出了博士生资助的四种类型并实证检验了不同资助类型对优秀生源吸引、学位完成时间长短、教育产出多寡的影响;提出了博士生资助的三重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