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转变视角下的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YX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住房一直都被视作民生之本,它关乎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当前,中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但是住房问题却日益凸显,造成了有关社会矛盾的逐渐激化。就其症结而言,中国住房问题在于住房供求关系失衡,并最终归咎于人们对于住房需求的认识不足。鉴于此,本文通过人口转变视角,试图查明引发住房需求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现住房需求变动的内在规律。更为重要的是,笔者希望通过这项基于人口转变视角下的住房需求研究,有利于推动人口转变理论的拓展和完善,并有助于指导中国城镇住房的合理配置。考虑到住房需求的复杂性,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笔者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指导思想,在重新解读了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观点,定义了人口转变视角的内涵,并阐明了人口转变视角与住房需求间的逻辑关系之后,搭建起了全文的理论框架。在随后的论述中,论文尤为重视理论的铺垫和阐释,力求做到“分析有理”;由于研究对象的应用性,确保“论证有据”,笔者尽力做好有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全文的实证分析侧重描述性统计,主要用于时间序列下的动态比较和横向的静态分析,还有部分结论采取了建立计量模型的方式进行验证。当然,宏微观分析相结合在论文中也有所体现:既有对宏观住房市场的考察,也有对微观家庭住房选择的分析。由于住房需求这一选题涉及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消费者行为学、城市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整个分析的过程中,本文有针对地选用了上述学科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的相关成果。依据经济学的住房需求定义,住房需求主要包括住房意愿和支付能力两个方面。实际上,无论是住房意愿,还是支付能力,无不与人口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作为复杂的社会群体,人口的变动必然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水平,而这种影响并非仅是单方面的,更确切的说应是多方因素交互作用使然。以人口经济学的观点解读,住房需求正是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只是,对于住房需求的理解不能仅凭这一原理笼统地作出相应解释,还需要通过一个明确的研究视角进行深入分析。经过系统的理论分析,本文认为住房需求变化是人口、经济、社会三方交互作用下的结果,而这与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观点不谋而合。于是,在对人口转变内涵进行拓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人口转变视角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分析住房需求变化问题的研究视角。全文共分四大部分共七章,基本框架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就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理论综述、相关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1章,详细介绍了全文的理论框架。首先,通过对住房和住房需求等相关概念的辨析,明确了本文所指的住房需求是基于可支付能力下的住房意愿,其实质是一种有效需求。接着,结合“两种生产理论”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科学论断,进一步探讨了人口与住房的关系,找到了全文的理论线索——人口、经济和社会的交互作用;与此同时,在对人口转变理论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定义了人口转变视角的内涵,建立了人口转变视角与住房需求变化的逻辑关系。最后,笔者利用2002-2006年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实经济、人口、社会三方交互作用的确是影响住房需求变化的基本原因。第三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由第2、3、4、5章组成,主要通过人口转变视角,分别从人口年龄结构、婚姻家庭、人口流动迁移、社会阶层等四个方面,对住房需求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①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的结果。论文第2章通过有关统计数据的比较发现,随着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械变动对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作用逐渐加大。而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住房需求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微观层面看,不同年龄阶段的住房需求差异明显,特别是老年人口的住房需求将对未来城镇住房需求变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二是从宏观层面看,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将成为住房需求变化的物质保证。此外,根据五普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住房状况的队列效应显著,从而证实了制度性因素对于住房需求的影响作用。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论文第3章首先对家庭的传统认知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而后对中国家庭转变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家庭规模日趋核心化、家庭类型多元化、家庭功能弱化、家庭关系现代化是当今中国家庭的主要特征,这些变化无疑将深刻影响家庭住房需求的变化。同时,本章运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对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城镇家庭住房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作为家庭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当今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发生着巨大变化:初婚率不断提高、离婚率上升、非婚同居等,而这些缘自婚姻观念变化引发的婚姻行为变化,导致了人们居住方式日趋多元化。③第4章以人口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为依据,着重对中国人口城市化进行分析后认为,住房所有权与使用权可以分离的特性,以及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中国人口的流动迁移提供了理论分析和现实研究的可能。鉴于此,论文以城市为界,就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住房需求进行比较得出:“城里人”的住房需求比较多地在经济状况和成员意愿之间进行权衡;流入城市的“城外人”,他们的住房需求大都还比较单一,仍停留在满足基本居住需要的层次上。此外,近年来同质化社区数量不断增加,社区阶层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提示今后城镇住房需求的变化趋向。而这种社区分化总体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社区分化可能造成的社会隔离也不容忽视。④中国社会阶层正在加速分化,阶层间流动也在不断加快。全文第5章正是从社会阶层入手,回顾了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分层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中国社会阶层分析。同时,就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社会经济后果进行了相应的评价。随后,本章从职业和教育背景下的收入分层和消费文化两方面,就社会阶层因素对住房需求变化的影响作用展开了讨论。在论文的第四部分,即第6章,在对前述各章节的内容和观点进行总结后,本章认为影响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因素正是人口、经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在此结论基础上,作者认为住房供求关系失衡的症结,归根结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三方没能实现协调发展。基于和谐社会理论内涵的启发,本文提出了构建和谐住房关系的设想,旨在为中国住房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新思路。最后,本章就未来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依据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本文重新解读了人口转变理论的基本思想,进而揭示出人口转变的动因和作用机理,即人口、经济、社会三方交互作用。具体来说,当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充分具备并率先发生变化时,作为住房需求主体的人口开始在这种交互作用下做出两种回应:一方面是由社会经济因素直接施加于人口带来的变化,本文称其为人口被动变化的“传导”过程;另一方面是人口反作用于社会经济产生的变化,本文称其为人口主动变化的“表达”过程。其二,在秉承人口转变理论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定义了人口转变视角的内涵,即是指以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为特征,以人口转变的动因、过程以及后果为线索,通过分析人口、经济、社会间的交互作用,旨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拓宽了人口转变理论的研究领域。其三,从住房需求的内在规定性和影响因素出发,根据人口、经济、社会三方交互作用原理,建立起了有关人口转变视角与住房需求变化间的逻辑关系。本文所指的人口转变视角下的城镇住房需求变化,并不是说人口转变直接导致了住房需求的变化。实际上,人口转变总是通过一些中介因素,进而引起了住房需求的变化。而这些中介因素都是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开的。其四,提出了建立和谐住房关系的构想。从和谐社会的内在规定性出发,本文所指的住房关系和谐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的住房保障制度;比较均衡且稳定的住房供求关系;“以人为本”兼顾“量入为出”的住房消费模式。
其他文献
绿辉石岩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岩石,这种岩石在硬玉岩区和超高压变质带偶有出露,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兴趣与重视。在硬玉岩区中,目前有报道的绿辉石岩主要在缅甸,被作为一种多期次硬
本论文在对根特音乐广场建筑竞赛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度”概念:用于描述与人的感知相联系的,建筑物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客观属性上是相一致或不一致的量。试从超越
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DA和GPS的用电检查现场巡检系统的设计实现,该系统是结合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和掌上电脑技术(PDA)实现掌上电脑在客户端移动采集数据信息,确保数据的准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压等级的提高,局部放电已经成为电力变压器等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劣化的重要原因,局部放电监测和评估已成为绝缘监测的重要手段。论文在分析了国内外电力
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因其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潜在破坏作用,促进就业一直都是各国政府政策的重点。再就业培训被视为积极劳动市场政策,已成为各国治理失业问题的
通过对安汝磬、赵玉玲编著的《新编汉语形容词词典》中的2268个形容词词条进行穷尽性的统计,以及对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
第一部分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湿地。鄱阳湖区包括江西省南昌市区等12个县市,土地总面积20289.50km^2,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淡水水产基地。通过研究鄱阳湖区防
近年来,关于日语共感觉和汉语通感方面的研究已屡见不鲜,但到目前为止对触觉词汇共感觉比喻现象的专门研究还为数不多。本稿从触觉形容词入手,根据村田忠男(1989)的分类法,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