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依托“人”这一承袭主体才能实现世代相传,因此,传承人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在现代化冲击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本文调查发现,众多的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在丧失其数百上千年奠定的群众基础和市场份额,直接导致了传承人收益和社会地位的下降,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相继谢世,传承人面临着断代乃至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手稿、证书、作品、工具、照片、音频和视频等传承人档案能够原真地记录传承人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与文化,将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留存下来,为后世提供无穷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看,建立、收集、管理和保护传承人档案的建档保护方式,与延续传承人传承生命、培养新的传承人的动态保护方式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在档案多元论、协同治理及个人档案管理等理论的指导下,论文通过对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聚居区的相关组织开展实地调查,从传承人建档保护的现实需求与现状、协同机制的构建和业务方法的归纳等方面探讨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保护问题,主要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首先,从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档案等角度阐述传承人档案的基本问题,从传承人建档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传承人档案的价值、传承人“文献不足征”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状况以及当前传承人的境况等角度分析传承人建档保护的现实需求。其次,从法律和政策、建档主体的实践等方面总结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保护取得的成绩,从缺乏互动与沟通、制度规则不完善、现状不理想等方面分析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保护存在的问题,将传承人建档保护的目标总结为管理制度化、业务规范化、保护科学化和利用合理化等方面,并认为只有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建档保护机制、规范建档业务方法,才能实现传承人建档保护的科学和有效。再次,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讨论传承人建档保护协同机制的构建问题,在借鉴行政学和组织学研究者所构建的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开展传承人建档保护的分析模型,并以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保护的现实情况为素材进行分析,提出健全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保护协同机制的法规、政策,构建科学的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保护协同治理框架,开展持续有效的评估、逐步完善协同治理制度和规则等途径,以实现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保护的思路。最后,讨论协同机制格局下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保护的业务方法问题,认为在多元主体格局下,业务方法的统一和规范是实现协同建档的基础和前提。从建档对象、归档范围和建档方法等方面分析传承人档案的建立;从分类和保管两方面分析传承人档案的管理;从前提、基础和重点三个角度阐述在协同背景下传承人档案的发掘利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