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PI和DFI的P2P流量识别设计与实现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wwwww1980ww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现有的DPI深度报文扫描技术和DFI深度流量扫描技术进行较为细致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将DPI与DFI相结合,通过使用可自定义的协同策略,DPI与DFI互补运行,共同对P2P数据流进行识别。以该理论为指导,设计并实现了“基于DPI与DFI相结合的新型P2P流量识别系统”。所做工作如下:(1)本文对DPI技术和DFI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详细分析了两种技术的多项性能指标,包括执行速度、准确度、适用范围、可扩展性和维护成本等重要指标,并结合国内外对DPI和DFI的研究现状,得出了较为全面的DPI技术与DFI技术对比结果分析表。通过细致的对比分析,本文创新性提出将DPI与DFI集合到一个系统中,使其互补运行,共同对数据流进行识别,以求达到更准确的识别效果、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更优秀的可扩展性。(2)本文从结构模型和逻辑模型的角度,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模块的功能、模块所处的位置、模块间的依赖关系、模块间的互斥关系以及模块的运行先后顺序等。(3)本文给出了可行的协同方案,并加以详细的辅助说明。该协同方案是基于DPI与DFI相结合的新型P2P流量识别系统的核心思想体现和价值体现,是DPI与DFI相结合的关键技术。同时,本文又结合网络带宽控制的实际运用,提出了将IP数据流和IP-Port数据流分开识别,以达到更有针对性的识别目的。(4)本文罗列出在系统开发阶段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并简要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详细说明了解决问题所使用到的核心技术及编程思想。对开发过程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做了简要说明。同时对比了使用核心技术前后,系统在性能上的差异性,证明了核心技术的有效性。(5)本文简要介绍了对本系统的测试工作及测试结果,充分证明系统不仅可以使用DPI技术对截获的数据包进行正确识别,同时可以使用DFI技术分别对IP数据流和IP-Port数据流进行有效分析,并且DPI技术和DFI技术确实可以经过协同策略达到互补作用。本文共达到效果如下:(1)本文对DPI和DFI技术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2)本文在研究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将DPI与DFI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思想;(3)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该思想的P2P识别系统,充分证明了该思想的可行性;(4)本文在开发过程中,创新性提出将IP数据流和IP-Port数据区分识别;(5)本文详细探讨了可行的协同策略;(6)本系统使用了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7)本系统中使用的DPI技术和DFI技术均可使用多种分析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天气的不断变化,依靠天气预报来及时发现灾害天气的出现显得尤为重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气象预报中,分析各种气象因子之间的关联,提高气象预报
随着传感器技术、微电子系统、现代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成熟,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逐渐被应用于国防军事、智能建筑、国家安全、环境监测等多个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数据急剧增加。由于视频的低层特征与人类思维中的语义概念之间存在语义鸿沟,基于语义概念的视频检索已经成为视频内容检索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涌现了很多的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的计算。另一方面,我们同时也可以通过数据降维算法来有效的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受到更多的关注,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主动防御系统,它为网络安全提供了一道有力的防线。随着攻击方式的日趋多样,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被引入入侵检测
图像融合技术是图像理解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课题,广泛应用于军事、计算机视觉、遥感应用等领域。本文对遥感图像的融合及配准等相关技术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分析比较基于互相关、基于互信息和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配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 NSCT)和互信息准则的图像配准方法,
能量高效的数据管理方法已经受到学术界和商业界的广泛关注,能耗已经成为制约IT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来看,能耗已经超过硬件成本成为数据中心运行仅次于人力资源成本的主要代价。大规模海量数据的爆发的推动了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可以看作是一个集中式管理的具有海量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的超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计算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大,也带来了能量的巨大消耗问题和热量快速
2011年3月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官方宣布最后一批IPv4地址被分配完毕,表明IPv6取代IPv4迫在眉睫。由于目前大多数Intranet网络基础设施都是基于IPv4协议的,所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已有20余年,从最早的模拟监控到数字监控,再到现在方兴未艾的网络监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视频监控也覆盖到了各行各业,各个行业的监控需求虽有其共
随着嵌入式产业迅速发展,实时操作系统(RTOS)作为核心基础软件被广泛应用,对确保RTOS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鲁棒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RTOS的可靠性与其自身的复杂性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