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省部分农村地区大棚作业农民肺的保护性因素,从而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
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方案、步骤和问卷,于2006年8月至2009年6月在沈阳市、新民市、朝阳市及锦州市等4个地区的郊区对835个有代表性的塑料大棚包含5880名作业农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22个有关个人特征的变量及12个有关大棚特征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6个大棚作业农民肺个人保护性因素按大小顺序排列为:每次进棚时间间隔>0.5小时(P=0.000,OR=0.021,OR(95%CI)=0.010~0.044)、无儿时咳嗽史(P=0.004,OR=0.021,OR(95%CI)=0.009~0.048)、每次大棚工作结束后不洗头(P=0.000,OR=0.038,OR(95%CI)=0.008~0.177)、儿童时期不经常出入大棚或不在大棚生活(P=0.001,OR=0.063,OR(95%CI)=0.013~0.301)、无过敏史(P=0.000,OR=0.092,OR(95%CI)=0.034~0.252)及不在大棚内居住(P=0.007,OR=0.403,OR(95%CI)=0.209~0.778)为大棚肺的保护性因素(P<0.05,OR值<1)。4个大棚作业农民肺大棚保护性因素按大小顺序排列为:大棚湿度<65%(P=0.000,OR=0.057,OR(95%CI)=0.028~0.115)、大棚每次通风时间>30分钟(P=0.000,OR=0.097,OR(95%CI)=0.050~0.187)、大棚通风频率超过1次/4小时(P=0.000,OR=0.123,OR(95%CI)=0.062~0.244)及大棚冬季取暖主要应用煤(P=0.001,OR=0.171,OR(95%CI)=0.068~0.430)为大棚肺的保护性因素(P<0.05,OR值<1)。
结论:
采取科学的工作生活方式、积极地自我保护及改善大棚内环境等一级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大棚作业农民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