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遮面
只又在晚清的浅绛彩瓷上,才画着这样斜着限睛睨人的女子。器物的一角有崩磕,修补过,修补的痕迹正好遮住了女子的半边脸,反面格外产生了一种半隐身的效果,那斜睨的眼神,藏猫猫似的,像在窥探,又像在勾取,让我想到了两个字:波俏。
画画儿的人常说妙在误笔。瓷上的残痕,本是它的伤病,在这里,却恰好呈现出病态的美,这美也是因误而生,歪打正着。
器物是一只带盖的三格洗,文房用,案头供奉,足可清玩。洗子里面陈年累月的斑斑积墨,说明它曾经被用得很辛苦,原来的主人要么雅擅丹青,要么写得一手好字,常常要用到它的。这主人或者就是一女子,经年藏身闺中,用笔墨打发着漫漫人生。
都只是想象。但面对着经历漫长的岁月淘洗留存下来的器物,想象也就有了根矩。和一做出来就包装好了放入库里几百几十年不见天口老器如新的东西不同,使用过的残补器,别有一份风尘感,十分迷人。它在人的心中迂回流转,如诉如泣,构建起扑朔迷离的精神空间,让人由不得要叹息。
叹息很美,不是吗?
晚清的瓷上美人,虽然媚眼如丝,大抵还是含蓄收敛的,心思都寄托在手中的一枝桃花上了吧。半遮面,也许只属于那个时代,那种人物。那样的一种古朴神韵,现代人骨子里不仅没有,不仅装不像,而且已经画不出来。有些东西只能意会。同样的笔墨,看上去差不到毫厘,内涵却完全两样,包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时代精神,其间的差距只能感觉,却讲不出道理。或者这也就成为我们鉴定一件东西新老真赝的依据。
器物的绘者叫钱安,他更为人熟知的另一个名字叫仙槎,是清光绪晚期到民国时期比较活跃的瓷绘艺人,也算有点名头。前贤已逝,余生也晚,只能遥望,有一两件他的作品陈设于案头玩赏,虽有残补,也算是一种缘分,很快乐了。
秋江琵琶行
最近,从江西买到两块圆形的瓷片,大约也可以叫瓷板。但在我看来,板应该是稍稍厚重些的东西,这两块太小太轻薄,叫片更合适。
这样的圆瓷片,多半是从前人家床上的装饰。那种式样繁复的大床,常常镶着几十片,人物花鸟山水博古,各种成套的戏文故事,无所不有,也算一种床文化吧。据铲地皮的老乡说,乡下偶尔还能看到那样的床,有时候搬不动床,就爬上床去拆瓷片,收了拿回来卖钱。不过,这样破坏性的攫取大概也维持不了多少时日,旧货资源极其有限,很快就会被消费净尽的。
这两片瓷片彩头少见,浅绛不像浅绛,粉彩不像粉彩,我还真不晓得怎么去定义才好。两幅画,都画的江上风光,有船,有男女。其中一幅,男的搂着女的,颇有狎戏感。通常都将这样的画意称作暗春宫,暗喻床第之欢吧,此类题材嵌于床头,倒是很对景的。
今日阳光明媚。将瓷片拿在阳光下细瞧,忽然发现暗春宫的那幅,被搂着的女子,手中是拿着麈尾的。年深日久,墨色已经淡了,但还看得出来那拂尘的样子。心中不由一动:这不是陈妙常吗?那贼忒兮兮的男子自然是潘必正——原来这是画的《秋江》。
《秋江》是《玉簪记》中一段:落第书生潘必正,寄寓女贞观内,得遇妙龄道姑陈妙常,与之相爱。老姑子勘破关窍,逼潘离观赴京赶考,妙常发现潘不辞而别,急急追赶,终于与郎君相会于秋江之上。秋江一望泪潸潸,怕向那孤篷看也——这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又岂是寻常男女的春情可比。有了这样的感触,再去看瓷上的画儿,就多了一层意蕴深长的回味。
另一幅,不必猜,是《琵琶行》。
画上两船并头相拢。一船有女盘膝而坐,怀抱琵琶,轻拢慢捻抹复挑;一船有文士立身船头,侧顾琵琶女,静聆弦索的同时,又深怀关切探询之意,正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乐天诗意,跃然瓷上。
故事是两个故事,背景却浑然一体,秋江,秋山,秋月,秋苇,秋渚,满目秋色,盈耳秋声,其情也瑟瑟,其爱也苍苍,人生况昧,何等的荒凉啊。
不过两块床片,不过无名匠人的粗率之作。
瓷片很薄,敷彩很淡,着墨很浅,寄托却是深深的。
将这两块瓷片相背而叠,做成一幅可作两面观的小小砚屏,我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瓷为笺
小年的那天下午,收到远方寄来的一对帽筒,是六方开窗的,两只都有毛病。但画得确实好,在网上看到图片就喜欢。发现的时候,已经被人买下,惋惜之余,还是心存侥幸,发了短信与卖家商量,希望加价买过来。本来没抱多大指望,不料好几个小时之后,竟收到卖家的回信,说做通了先前那个买家的工作,人家同意放弃了,不由大喜过望,连价都没有还,就做成了这笔交易。
收到帽筒时的喜悦悦,已经在记忆中渐渐淡去,但仍记得当时不舍得用“八四”(消毒液)泡它,怕伤了它,只用清水洗净抹干,就抱在怀里看了又看,再也舍不得放下。又为它拍了好多照片,拷到电脑上反复欣赏,觉得浅绛花鸟莫过如此,这就是画到极致了。后来这对帽筒一直放在电脑旁边,打字的时候,一抬眼就能看到它。直到现在,还时不时地忍不住去伸手摸它,天热了,它传达美感的同时,也传达了凉意,让人感觉很舒服。
帽筒六方,有六个画面,两只一对十二幅画面,画着十二种鸟,分别题着诗词字句,钤着打红印,址微缩了的十二条画屏。彩施得很淡,以墨彩为主,辅以赭石花青,又适当地点染红黄诸色,看上去十分清雅。有一幅画上题着“仿瓯香馆意”字样。瓯香馆是清初画家恽南田的居所,亦是他的画室名,帽简上的这些画儿,显然摹仿了他的风格,与之有一定的师承关系。其中有几幅,率意挥洒之下,形神兼备,堪称妙笔。作者王启明,字蔚川,是同光时期的瓷绘艺人,但也应该是擅长在纸绢上作画的画家了。他自己的画室也有个很雅致的名字,叫砌石山房。
一直很想用文字来评论一下这十二幅画。但这对帽筒更打动我的,却是一种以瓷为笺的原创精神。它的每一幅画,都有极鲜明的个性,虽然也有就俗的地方,却努力保持着独特的构图和笔墨,显得与众不同。题字也是,从陈句中写出新意,有自己的想法。从前以瓷为器,瓷器的主要功能是实用,后来渐渐成为赏器,有了釉色之美和器型之美,而绘画却一直是以图案的形式附丽于器物之上,作为装饰而存在,并非审美主体。惟有到了同光时期的浅绛彩,瓷才成为绘画材料,与纸、绢和画布的功能一样,让人在上面去创作,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帽筒就是多少带着一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产物。浅绛彩瓷在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了五六十年,而真正具有原创精神的瓷绘作品,大多作于前二十多年,瓷绘艺人虽然开风气之先,可囿于工艺的相对复杂,大画家们的加入和客串有一定的难度,这也就影响了浅绛彩瓷发展的深广,好作品自然屈指可数。能有幸收得其中的一两件,应该满足了。
(责编:雨岚)
只又在晚清的浅绛彩瓷上,才画着这样斜着限睛睨人的女子。器物的一角有崩磕,修补过,修补的痕迹正好遮住了女子的半边脸,反面格外产生了一种半隐身的效果,那斜睨的眼神,藏猫猫似的,像在窥探,又像在勾取,让我想到了两个字:波俏。
画画儿的人常说妙在误笔。瓷上的残痕,本是它的伤病,在这里,却恰好呈现出病态的美,这美也是因误而生,歪打正着。
器物是一只带盖的三格洗,文房用,案头供奉,足可清玩。洗子里面陈年累月的斑斑积墨,说明它曾经被用得很辛苦,原来的主人要么雅擅丹青,要么写得一手好字,常常要用到它的。这主人或者就是一女子,经年藏身闺中,用笔墨打发着漫漫人生。
都只是想象。但面对着经历漫长的岁月淘洗留存下来的器物,想象也就有了根矩。和一做出来就包装好了放入库里几百几十年不见天口老器如新的东西不同,使用过的残补器,别有一份风尘感,十分迷人。它在人的心中迂回流转,如诉如泣,构建起扑朔迷离的精神空间,让人由不得要叹息。
叹息很美,不是吗?
晚清的瓷上美人,虽然媚眼如丝,大抵还是含蓄收敛的,心思都寄托在手中的一枝桃花上了吧。半遮面,也许只属于那个时代,那种人物。那样的一种古朴神韵,现代人骨子里不仅没有,不仅装不像,而且已经画不出来。有些东西只能意会。同样的笔墨,看上去差不到毫厘,内涵却完全两样,包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时代精神,其间的差距只能感觉,却讲不出道理。或者这也就成为我们鉴定一件东西新老真赝的依据。
器物的绘者叫钱安,他更为人熟知的另一个名字叫仙槎,是清光绪晚期到民国时期比较活跃的瓷绘艺人,也算有点名头。前贤已逝,余生也晚,只能遥望,有一两件他的作品陈设于案头玩赏,虽有残补,也算是一种缘分,很快乐了。
秋江琵琶行
最近,从江西买到两块圆形的瓷片,大约也可以叫瓷板。但在我看来,板应该是稍稍厚重些的东西,这两块太小太轻薄,叫片更合适。
这样的圆瓷片,多半是从前人家床上的装饰。那种式样繁复的大床,常常镶着几十片,人物花鸟山水博古,各种成套的戏文故事,无所不有,也算一种床文化吧。据铲地皮的老乡说,乡下偶尔还能看到那样的床,有时候搬不动床,就爬上床去拆瓷片,收了拿回来卖钱。不过,这样破坏性的攫取大概也维持不了多少时日,旧货资源极其有限,很快就会被消费净尽的。
这两片瓷片彩头少见,浅绛不像浅绛,粉彩不像粉彩,我还真不晓得怎么去定义才好。两幅画,都画的江上风光,有船,有男女。其中一幅,男的搂着女的,颇有狎戏感。通常都将这样的画意称作暗春宫,暗喻床第之欢吧,此类题材嵌于床头,倒是很对景的。
今日阳光明媚。将瓷片拿在阳光下细瞧,忽然发现暗春宫的那幅,被搂着的女子,手中是拿着麈尾的。年深日久,墨色已经淡了,但还看得出来那拂尘的样子。心中不由一动:这不是陈妙常吗?那贼忒兮兮的男子自然是潘必正——原来这是画的《秋江》。
《秋江》是《玉簪记》中一段:落第书生潘必正,寄寓女贞观内,得遇妙龄道姑陈妙常,与之相爱。老姑子勘破关窍,逼潘离观赴京赶考,妙常发现潘不辞而别,急急追赶,终于与郎君相会于秋江之上。秋江一望泪潸潸,怕向那孤篷看也——这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又岂是寻常男女的春情可比。有了这样的感触,再去看瓷上的画儿,就多了一层意蕴深长的回味。
另一幅,不必猜,是《琵琶行》。
画上两船并头相拢。一船有女盘膝而坐,怀抱琵琶,轻拢慢捻抹复挑;一船有文士立身船头,侧顾琵琶女,静聆弦索的同时,又深怀关切探询之意,正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乐天诗意,跃然瓷上。
故事是两个故事,背景却浑然一体,秋江,秋山,秋月,秋苇,秋渚,满目秋色,盈耳秋声,其情也瑟瑟,其爱也苍苍,人生况昧,何等的荒凉啊。
不过两块床片,不过无名匠人的粗率之作。
瓷片很薄,敷彩很淡,着墨很浅,寄托却是深深的。
将这两块瓷片相背而叠,做成一幅可作两面观的小小砚屏,我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瓷为笺
小年的那天下午,收到远方寄来的一对帽筒,是六方开窗的,两只都有毛病。但画得确实好,在网上看到图片就喜欢。发现的时候,已经被人买下,惋惜之余,还是心存侥幸,发了短信与卖家商量,希望加价买过来。本来没抱多大指望,不料好几个小时之后,竟收到卖家的回信,说做通了先前那个买家的工作,人家同意放弃了,不由大喜过望,连价都没有还,就做成了这笔交易。
收到帽筒时的喜悦悦,已经在记忆中渐渐淡去,但仍记得当时不舍得用“八四”(消毒液)泡它,怕伤了它,只用清水洗净抹干,就抱在怀里看了又看,再也舍不得放下。又为它拍了好多照片,拷到电脑上反复欣赏,觉得浅绛花鸟莫过如此,这就是画到极致了。后来这对帽筒一直放在电脑旁边,打字的时候,一抬眼就能看到它。直到现在,还时不时地忍不住去伸手摸它,天热了,它传达美感的同时,也传达了凉意,让人感觉很舒服。
帽筒六方,有六个画面,两只一对十二幅画面,画着十二种鸟,分别题着诗词字句,钤着打红印,址微缩了的十二条画屏。彩施得很淡,以墨彩为主,辅以赭石花青,又适当地点染红黄诸色,看上去十分清雅。有一幅画上题着“仿瓯香馆意”字样。瓯香馆是清初画家恽南田的居所,亦是他的画室名,帽简上的这些画儿,显然摹仿了他的风格,与之有一定的师承关系。其中有几幅,率意挥洒之下,形神兼备,堪称妙笔。作者王启明,字蔚川,是同光时期的瓷绘艺人,但也应该是擅长在纸绢上作画的画家了。他自己的画室也有个很雅致的名字,叫砌石山房。
一直很想用文字来评论一下这十二幅画。但这对帽筒更打动我的,却是一种以瓷为笺的原创精神。它的每一幅画,都有极鲜明的个性,虽然也有就俗的地方,却努力保持着独特的构图和笔墨,显得与众不同。题字也是,从陈句中写出新意,有自己的想法。从前以瓷为器,瓷器的主要功能是实用,后来渐渐成为赏器,有了釉色之美和器型之美,而绘画却一直是以图案的形式附丽于器物之上,作为装饰而存在,并非审美主体。惟有到了同光时期的浅绛彩,瓷才成为绘画材料,与纸、绢和画布的功能一样,让人在上面去创作,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帽筒就是多少带着一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产物。浅绛彩瓷在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了五六十年,而真正具有原创精神的瓷绘作品,大多作于前二十多年,瓷绘艺人虽然开风气之先,可囿于工艺的相对复杂,大画家们的加入和客串有一定的难度,这也就影响了浅绛彩瓷发展的深广,好作品自然屈指可数。能有幸收得其中的一两件,应该满足了。
(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