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ADSCs)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探讨ADSCs和PRP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取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使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ADSCs,通过三系分化法鉴定备用。取6~7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选取12只大鼠经心脏取血7~10ml/只,采用改良Appel法制备PRP,激活后备用;对留存的全血及PRP进行血小板计数。剩余18只大鼠取背部正中两侧相距脊柱2cm处,各切除直径为2cm的圆形全层皮肤。将所有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其中A组为ADSCs+PRP处理组;B组为ADSCs处理组;C组为PRP处理组。随机抽取一侧创面为试验处理创面,另一侧创面即为对照创面,将所有对照创面设定为D组;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以及周围炎症反应和上皮化程度。记录术后第3、7、11、15天的创面面积,计算各组各时间点创面收缩率(创面收缩率(%)=(1-现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并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各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24天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创面愈合组织,HE染色观察。结果:大鼠PRP中血小板计数约为全血的5.21倍。创面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A组18.25±1.44天;B组19.13±1.28天;C组19.72±0.87天;D组22.31±1.65天,处理组与对照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1、15天各实验处理组创面收缩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间创面收缩率相比较:A组创面收缩率最高,与其它各组创面收缩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较A组稍低,且B组与C组之间创面收缩率在各时间点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创面收缩率最低。组织学观察结果:A组皮下腺体样结构层次分明,新生血管较正常皮肤组织多,胶原纤维排列与正常皮肤组织类似;B组创面内腺体样结构较正常皮肤多,新生血管较A组少,胶原纤维排列较紊乱;C组新生毛细血管较多,腺体样结构较少,但其胶原纤维排列有序;D组新生血管形成,视野里被紊乱排列的胶原纤维填充,腺体样组织较少。结论:ADSCs联合PRP可促进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愈合,且较单独使用ADSCs或PRP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