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不但影响学生学业成就,还关系到我们能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因而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以南京大学为研究型大学个案,随机选取230名大一至大四年级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西南大学冯廷勇教授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为主,编制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进行研究,采用SPSS16.0为数据处理工具。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四个年级共12名学生进行访谈。通过访谈调查,进一步了解研究型大学学习适应性现状并深层次探讨及影响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以及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方面的意见、态度和情感。研究目的是调查研究型大学学生整体学习适应性水平,以及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适应性在各个因子上的表现。并通过数据分析性及访谈调查的结果,进一步了解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特点。研究假设以及研究问题是:1.根据冯廷勇教授的研究,不同学校类型的高校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其中,综合性大学学生学习适应状况明显好于理工类大学和农业类大学;而师范类大学的学生学习适应性处于中间水平(冯廷勇,刘雁飞,2006)。研究型大学无论是在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还是学生自身素质方面都比一般大学好。由此可以推断,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学习适应水平高。2.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理科、工科的学生总体适应性水平应该不同,并且在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教学模式、学习态度和学习环境五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着差异。在已有研究中,研究者由于采用的问卷不同,或者是采用同样的问卷但调查学校类型不同,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从大一到大四或者是从大四到大一并没有一个递增或者递减的趋势。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存在差异是确定的。本文以四个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旨在发现研究型大学学生在不同年级上呈现的学习适应性特点。4.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着差异。男女大学生由于认知方式以及所面临的社会期望不同,在学习方面理应表现出不同。5.根据已有文献,大学生所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学习适应性越好。本文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出发,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学生学习适应性是否就如笔者所想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就越好?6.学生就读的大学是否就是自己心仪的大学,所选专业是否就是自己心仪的专业以及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学业期望等等,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学生们的学习适应性。按照笔者理解,学生们喜欢自己的大学和专业会表现出更好的学习适应性。反之,一些消极态度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在学习环境方面适应性最差。(2)研究型大学学生在教学模式适应性方面表现最好。(3)研究型大学学生总体学习适应性在学生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上面的差异性不显著。(4)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适应性在学生所在学校和所读专业的满意度上差异性显著。(5)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动机适应性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面差异性显著,并且学生总体学习适应性在母亲受教育程度上面差异性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