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已有超过61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全国妇联,2013)。伴随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感状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校是留守儿童除了家庭之外的重要成长环境。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幸福感也逐渐成为幸福感领域的重要主题。但是目前国内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幸福感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同伴作为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幸福感都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提高从儿童的幸福感,不良同伴关系则会降低儿童的幸福感(Walsh,Fishch,&Grinvald,2010;Jose,Ryan,&Pryor,2012)。此外,教师作为留守儿童学校中的重要他人和替代照顾者,其提供的支持能否调节同伴拒绝/接纳与留守儿童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呢?因此,有必要基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探讨同伴拒绝/接纳、教师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幸福感的共同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验法,运用同伴提名法以及教师支持量表、学校幸福感量表分别测查了407名双亲外出儿童和639名非留守儿童,探讨了两类儿童同伴拒绝/接纳、教师支持以及学校幸福感的特点,检验了同伴拒绝/接纳、教师支持对两类儿童学校幸福感的直接预测作用,考察了教师支持在同伴拒绝/接纳与儿童学校幸福感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性别和留守类别差异。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女生的学校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同伴拒绝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同伴接纳不存在性别差异;留守儿童报告的教师信息支持和价值肯定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男生与教师的亲密感显著高于女生,感受到的教师帮助显著低于女生。2.同伴接纳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学校幸福感,同伴拒绝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学校幸福感;儿童体验到的与教师的亲密感和价值肯定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学校幸福感。3.无论是留守还是非留守儿童,教师价值肯定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学校幸福感,并且这种预测力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更强。4.对于非留守儿童,当教师情感支持水平较高时,同伴拒绝对儿童学校幸福感的预测力高于教师情感支持水平较低的情况;对于留守儿童,无论教师情感支持水平高或是低,同伴拒绝均不能显著预测其学校幸福感。5.对于非留守儿童,当教师帮助水平较低时,同伴拒绝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其学校幸福感,当教师帮助水平较高时,同伴拒绝不能显著预测其学校幸福感;对于留守儿童,无论教师帮助水平高或是低,同伴拒绝均不能显著预测其学校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