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D大调钢琴奏鸣曲》(Op.37)创作特征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xiao032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3.31~1809.5.3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在西方音乐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对交响曲、弦乐四重奏的创作,因此常被世人称作“交响乐之父”和“四重奏之父”。在他的作品中既有优美的旋律又有传统的和声、既有精湛的技巧艺术又有理性的结构布局、既有对生活地向往又有对情感地控制,它们不仅构成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风貌,而且更加体现出这位古典音乐大师的风范,可以说是海顿开创并奠定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风格。而这种风格也同样体现在他的钢琴奏鸣曲当中,海顿对钢琴作品的创作虽然不及其对交响曲、弦乐四重奏的创作,但是它们却贯穿了作曲家的整个音乐创作过程,并且其对后世钢琴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大调钢琴奏鸣曲》(Op.37)完成于1780年,是海顿为献给奥恩布鲁格的姐妹们所作的,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可以说它是海顿所写的奏鸣曲当中最动人、最热情的作品。本文选取了此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从音乐技法以及创作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总结与归纳出海顿鲜明的作曲技法特征,力求管窥出他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全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海顿生平及其艺术创作。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主要创作,其中主要创作包括交响乐、弦乐四重奏以及本文重点研究的《D大调钢琴奏鸣曲》(Op.37)。此部分既对海顿的主要创作有了宏观上的认识,又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创作背景作一概述,进而对海顿其人、其作进行整体性地把握。第二章:海顿《D大调钢琴奏鸣曲》音乐技法分析。这一章节分别从曲式结构、和声、织体三个音乐表现要素进行阐述,通过对其谱例得具体研究和分析,对海顿的创作特征进行综合论述。第三章:海顿《D大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研究。这一章节是在第二章音乐技法的分析基础上,从旋律、和声、织体、节奏四个方面对此部作品的创作特征再作进一步地总结和研究,从而对其所表现的海顿鲜明创作风格有更加系统地认识。第四章:海顿《D大调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影响。这一章主要从创作影响即古典奏鸣曲式的确立和古典和声的规范方面对此部作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确立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重大影响,从而管窥出海顿对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及后世创作的伟大贡献。此论文以海顿《D大调钢琴奏鸣曲》的音乐技法分析为主线,结合音乐学、美学等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笔者希望通过充分解析海顿的创作风格,抛砖引玉,能够引发更多的学者对海顿钢琴音乐创作的研究。
其他文献
为奖励在本刊登载的优秀论文,特设立"疼痛研究优秀论文奖",根据编委、会员评选,共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2010年第16卷1-6期)。
核仁形成区(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NOR)于1972年由Henderson发现,1975年Goodpasture和Bloom报道了核仁形成区的嗜银染色法(Ag-NORs)[1],其后核仁形成区的染色法不断改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机械设备诊断学的基本体系与基本概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研究了机械设备的系统特性与系统分类;深化了故障、征兆、特征信号的概念;提出了故障传播过程的实
本文是从福柯后期提出的生存美学思想出发,展开对其早期著作《古典时代的疯狂史》的具体分析。生存美学思想是福柯整个思想的核心,具有系统性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标志就是
柳子戏在中国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老的四大剧种之一。本文以《风雨帝王家》为例,介绍了柳子戏的产生背景、生存现状及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点,以期让大众对柳子戏这
针对作战实体行为规则有效建模的现实需求,分析了基于决策树描述作战实体行为规则的可能性,提出了基于决策树的作战实体行为规则形式化描述方法,设计了基于决策树的作战实体
艾滋病防治又可以分解成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检测治疗和艾滋病救助关怀。在目前尚无疫苗和根治药物,且技术前景并不乐观的情况下,艾滋病的行为预防和社会预防尤显重要。作为本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借鉴了国内外以及与网球为同一项群的我国优势项目乒乓球、羽毛球的理论研究成果,以2008、2009、2010年澳网和
中铁十三局技师学院隶属于国有特大型企业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4年,是吉林省在国家备案的首批技师学院,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吉
在国际私法领域,研究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的划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其直接影响法院在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第一步,即将其识别为程序问题还是实体问题,从而使程序问题直接适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