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风险投资的相关理论。首先介绍了风险投资的定义,风险投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解释的相异说明了各国之间发展模式的差异。接着对风险投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风险投资的投资风险大,周期长;投资对象科技含量高,创新性和专业化强;投资收益高,作用大;投资形式权益化;投资策略采取组合式;退出方式多样化。然后分析了风险投资的六种要素组成:风险资本、风险投资人、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对象、投资方式。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动力在推动着风险投资的发展,对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不无裨益,所以对风险投资的产生和发展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类追逐利益的天性是风险投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制度安排是影响风险投资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第二部分探讨了世界风险投资的发展模式。首先从纵向来进行比较,以世界风险投资比较典型的美国、英国、日本三国为例来了解世界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美国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其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的20—30年代。1946年,美国研发公司(ARD)成立,成为美国首家上市的风险投资公司。90年代晚期,信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给美国的风险投资业带来勃勃生机。从此美国的风险投资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日本的风险投资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日本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下,1971年成立了日本风险企业协会。经过金融危机的打击,日本风险投资企业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投资重点转向高新技术企业和新生企业。英国的风险投资在欧洲起步最早。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到目前为止,英国是除美国以外风险投资最活跃、最有前途的国家。接着又从横向对组织模式、资金来源、投资对象、投资方式、政府扶持、政策法规及其实施效果几个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可见不同的投资模式适应于不同的国情,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模式。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及模式。在发展状况方面,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自从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风险(创业)投资的概念:“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以支持”,政府一直积极倡导风险投资,而且促进了我国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成为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原动力。与政策扶持相呼应,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现行模式方面,投资主体上,我国是政府主导型,政府在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方面担当了重要的角色。资金投向上,我国风险投资的投向高科技产业和一般产业不分。资金来源上,有政府直接投资、银行信贷以及大企业等。对投资企业的管理上,我国的风险投资很少参与管理。推出渠道上不够畅通。然后对我国风险投资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阐述了我国风险投资模式的转换。本人认为应该完成三个方面的转换,即融资模式从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引导型,因为随着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再以政府为主要的投资主体就会产生许多的弊端。而且我国已经具备发展政府以外的投资主体的现实;投资体制模式要从以公司制为主转向大力发展投资基金制,同时积极促进有限合伙制的发展,这是因为以我国特殊的董事会结构所组成的公司制具有先天固有的制度缺陷,不适合于风险投资的内在模式,基金制是更加有利的选择,而经验证明有限合伙制是风险投资企业最佳的组织形态;在退出模式上,要从单一的退出机制转换为多层次的退出机制,规范主板市场,加快发展创业板,同时拓宽退出渠道,发展场外交易、产权交易、以及并购、回购等退出方式。’ 第五部分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风险投资模式转换的政策建议。首先,要建立政府扶植支持制度,包括政府直接投资制度、政府补助制度、政府采购政策、税收优惠制度、保险制度、金融支持制度、放松准入政策。其次,要健全法律保障体系,要建立风险投资基本法规体系,修订有关企业制度的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要健全金融法规。再次,要完善资本市场体系,要想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必须规范发展主板市场,还应该设立并规范创业板的运作,同时加紧场外交易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建设。另外,要建立培养和激励、约束风险投资家的制度。最后,要建立健全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