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相关论文
封建思想、伦理道德使得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市民心理备受压迫,社会的压制导致了人的心理的不正常,上海市民的心理一步步由轻微的异......
《北山楼金石遗迹》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一经出版便引发学界的广泛关注。它精准还原北山楼金石遗迹的“庐山真面目”,实为一部研究、......
“内在性”,是指内在自我,内在意识的存在,它随着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并意识到其存在而展开。该词由日本文学研究者柄谷行人在其著作《......
颓废常常反映出一种强烈的活力和分裂感,它包括逃离生命的矛盾苦难、精神的苍凉、时间的毁灭、生存的局限和内在的死亡意识。小说......
1930年代,经过报界精英史量才等人的卓绝努力,有着较长历史的《申报》在上海甚至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1932年12月,史量才启用从法国留......
我坐在街边,坐在秋日暖暖的斜阳下。左边是丁玲的铜像。她也坐着,和我一样坐在街边的长椅上,左手拿着一本书,右手夹着笔,是在看书,亦或是......
沈从文评论鲁迅不是趋附时潮,而是坚持以文学的方式去鉴赏文学家鲁迅的作品。他的系列论文慧眼独具,凸显了鲁迅作品的乡土抒情品格......
[摘要]施蛰存以性心理为视域焦点,将其细腻的笔触深入到都市,深入到尘封的历史,深入到人的潜意识,描写性欲压抑、探索人性奥秘、状写内......
中华书局为纪念八十诞辰,别出心裁地出了本《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印制之精美,装帧之考究,在近年来的出版物中,堪称少有。自......
白凤原名象贤,于1914年3月14日出生在四川成都。父亲名立成,字洛书。当时任四川南充、广汉县知事。他曾是北京京师大学堂首届毕业......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梁宗岱译勃莱克:天真的预示 ......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语境中,文学范畴“传奇”混杂着中西文化资源,在翻译中形成多元涵义,此种术语概念的混杂影响了作家创作.以施蛰存......
摘 要:施蛰存作为上海30年代新感觉派代表人物之一和中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先行者,其小说中性欲心理书写一直受到关注和研究,而这些......
施蛰存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核心作家,他的创作为中国文坛开辟了新的美学形态,浸润着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美学精神,显现出对生......
整理说明吴福辉先生在《春润集》1986年纪事中提及,"中国文学在保持自己民族主体的基础上怎样与世界文学发生关联,成了‘开放’中......
<正>赵家璧的名字常常是与编辑出版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提到他,一般会说起他所从事的编辑工作,以及他的出版生涯和辉煌的成就。他当......
老舍的散文作品中的空间感和时间感通常是统一的,地点与季节不能分离。例如他写济南,就有《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大明湖之春......
《石秀》这篇历史小说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和现代主义的小说创作方法,作者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对石秀这个《水浒传》中的......
徐铸成晚年曾回忆说:“在我主持《文汇报》工作的三十余年中,认为有两个‘黄金时期’令人难忘,一个是抗日战争后从1946年到翌年被......
荒诞化叙事方式开辟了一条艺术表现现实的新途径。 超现实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流派......
研究著名诗人戴望舒的文章很多,不仅有很多宏观性的论述,而且也有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进行的微观论述。但对《寻梦者》的解读却很少,......
藏书票(简称“书票”)是舶来品。 中国读书人的习惯是买到一册心爱的书之后,在书上钤一二方刻有自己名号的印章。西方人不用藏书印......
【图画】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昆明,得到上天的恩赐,成了一座升腾于高山,悬挂于太阳与彩云喜爱的花园。受印度洋和......
这些年,在学术和史料著作出版极不景气的环境下,一本完全以个人力量征编印行的掌故类刊物却已持续了十数年,出刊到第十三卷。虽然装订......
小说集《将军底头》最典型地体现了施蛰存历史小说的特征———幻想的写实主义。施蛰存重主观 ,写心灵 ,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由于喜爱,所以对于汪曾棋先生的散文十分熟悉,他的散文中出现过的人物、事件也就十分熟悉了。前些天读施蛰存先生的一篇文章,里面谈到......
1932年11月1日,近代中国最负盛名的杂志《东方杂志》主编胡愈之向全国各界知名人士发函400余份,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先生梦想中的未来......
100多年前,一个24岁的年轻修女小德兰病逝了,她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被宣布为圣徒,被法国接受为第二保护者,与圣女贞德齐名。去世100周年......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成就一种事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大处着眼是理想与目标从小处着手就是要脚踏实地地工作。如果仅从大......
近来关于介绍旧期刊的出版物多了起来,其中很有些不俗之作,前读张伟先生的《尘封的珍书异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即是,它或许见......
要将上海滩的老歌以歌剧的方式展现给听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准确地还原那个时代的气息与精神,还要重新注入新时代的内涵,使老歌......
“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岁月沉淀是一个重要原因。 施蛰存学贯中西,各个领域有涉猎,他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他是一个穷小子,她是一个大家小姐。他们是杭州之江大学的同学,她比他晚三届,他比她小半岁。他是之江才子,夏承焘说他的才华古人中只有......
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五年对于中国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文人而言,注定是一段岑寂的日子:无论是沈从文的惶然不安、蜷身故宫,还是施蛰存的闲......
一1926年8月,中国出版界一株新苗破土而出,它就是后来成为参天大树的开明书店。开明书店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历经二十几年风风雨雨,......
施蛰存先生于1990年撰写的《批〈兰亭序〉》一文评价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七拼八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本文结合施老《批〈兰亭......
徐迟(1914-1996),离开我们已有14个年头了。他是我的乡前辈,我自“文革”结束与他初识,他的诗作、译作、报告文学集以及自传体随笔《......
《施蛰存七十年文选》陈子善 徐如麒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施蛰存先生与世长辞已经九年了,这样一位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徐迟比我小两岁,一看他那谈老年的信,就觉得他仍是十八岁少年,和我初见他时一样。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我们都向《现代》杂志投新诗......
1923年,沈从文挟着铺盖在前门车站下火车的那一瞬间会想些什么?他的心情被公开过,据传说,月台上的沈从文对眼前豁然敞开的这座古老城市......
施蛰存先生今年已经九十五岁高龄,从他十七岁开始发表作品,到现在已经有七十八年的文坛生涯。早在三十年代,他就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心理......
施蛰存的小说经常描写女性的心理活动,审视女性的内心世界,他笔下不同的女性人物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有的女子心地纯良,是符合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