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发病过程类似人类1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并通过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的神经传导和腓肠肌的单纤维肌电图的检查,观察其出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时间和特点,并与胫神经的病理变化相比较,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用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60mg/kg),以诱发类似于人类1型糖尿病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缓冲液。从注射STZ后4周起,每2周进行一次大鼠的坐骨神经的神经传导检查直至第12周,同时进行大鼠腓肠肌单纤维肌电图的检测。完成后大鼠处死,取胫神经送病理,进行电镜检测。
结果:用大剂量STZ成功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此方法简单,成模率83.3%。糖尿病组大鼠6周起出现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组大鼠运动波幅虽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腓肠肌单纤维肌电图检查4周起纤维密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Jitter值变化不明显。胫神经病理上出现典型的脱髓鞘、轴突变性和轴突再生性的改变,与电生理的改变相一致。
结论:用大剂量STZ可成功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此方法简单,成模率高。糖尿病组大鼠6周起出现传导速度下降等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变,而单纤维肌电图从4周起就显示纤维密度较对照组增高,提示糖尿病早期即出现轴突脱失和再生。神经传导速度和纤维密度检查都可用于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的早期诊断,纤维密度较神经传导速度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