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之辨析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语言本质问题的讨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了对“正名”问题的争论。“正名”问题即:事物的称谓是根据事物的“本质”而来,还是由于“习惯”而来?这实际上是对客观对象与名称之间的关系进行的探讨。而在中国春秋时期,荀子也曾在《荀子·正名篇》中阐述“名”“实”的关系,其中“约定俗成”的语言学表现直至现今仍具有讨论价值。此外,洪堡特在《普通语言学论纲》中将语言的研究工作分为三项:一般研究、专门研究以及纯历史研究。其中,一般性研究中以语言本身为认识对象的“纯粹的考察”是整个事业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1916年《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出版以来,学界对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争议未曾停歇。内容层面一部分学者认同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认为语言符号是不可论证的,语言符号和符号所指的对象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纯属任意的偶然的。但另一部分学者却认为语言符号是可论证的,是“理据”的,并非是“任意”的。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功能主义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学界对理据性的关注加深,尤其是对自然语言象似性赋予的高度重视,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问题也随之更为人所关注,而象似性更是成为论述语言理据性的主要论据。“象似性”这一概念最早由符号学创始人皮尔斯明确提出,该词源于其所提出的“象征”概念。受欧美对象似性研究的影响,国内许多学者也就象似性理论展开了更深入的探索,这使在关于任意性与理据性问题的论述上,广度更广,深度更深,角度更多样。如理据性的构件不再局限于能指与所指,而是拓展为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语符的两面体、名称与客观对象等两两的关系上。而在层面上,也不再局限于语言符号本身这一层面上,而是拓展为语法、语篇、概念结构、共时与历时、自然属性与理性思维、语言与言语等层面上。
  在争论过程中,有几对关系常被囊括在内,其中包括: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语言符号与客体对象的关系等。那么,索绪尔提出的“任意性原则”所讨论的内容是否涵盖这三对常见的关系?是否也涵盖了上述的层面呢?语言符号的理据性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所涵盖的层面以及构件又是否一致呢?索绪尔的任意性与其整体思想体系存在着内在联系,包括语言的规约性、系统性、语言与言语、共时与历时,语言符号的不变性与可变性、组合关系与联想关系等。其中,本文将要论述的两种构件: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是从系统出发而发现的语言符号两种关系的产物,因此,本文将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内涵分为构件与层面两个方面,其中内容囊括规约性、语言与言语、共时与历时、语言符号的不变性与可变性等理论,并在约定俗成的语言学表现这个新维度的分析基础上,将汉语言学经典纳入其中并对“约定”与“俗成”两个概念及其层面进行分别论述,通过理清能指与所指、语言符号之间、语言符号与客体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任意性与不同类型的理据性所在层面,以探讨语言的任意性与理据性二者的关系。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为:
  1、在论述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关系问题时,不少学者运用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来质疑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语言学地位,并试图以此说明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过于绝对。那么,符号学视角下的语言符号处在怎样的一个位置上?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是否过于绝对?
  2、任意性与理据性的构件是否完全相同,所在的层面是否一致?两者对能指与所指的指称有何不同?两者的关系又是如何?
  3、约定俗成体现了任意性与理据性怎么样的关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试图在符号学的角度下,运用符号三分法、任意性原则与理据性、约定俗成的语言学表现、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等相关理论和相关概念,分析讨论任意性与理据性二者的关系。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将运用上述的相关理论对任意性与理据性的构件、构件指称、所在层面等进行论述,其中将对多为人所讨论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学表现、绝对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表音文字与表意文字中所体现的任意性与理据性问题进行讨论,以此对语言的本质问题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目的在于交代研究对象、立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通过对结构主义的符号学、皮尔斯的符号学主张、索绪尔的语言符号思想,对符号学下的语言符号进行分析。第二章主要论述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包括对二者内涵、关系的阐释以及对二者关系的曲解等。第三章,在第二章对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所进行的阐述的基础上,通过结合“约定俗成”中“约定”阶段中能指与所指的任意性表现及对绝对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所对应的理据性含义的分析从而对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进行讨论。第四章基于前两章对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以及二者关系的探究,本章将结合约定俗成中的语言学表现,分析任意性的构件及所在的层面并进一步对任意性与理据性的误读进行论述。第五章通过对应于任意性的可论证性得出二者的关系并以约定俗成的语言学表现所体现的任意性与理据性的辩证关系为例对二者进行宏观的论述。最后为论文的总结,包括研究的意义、文章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等。
其他文献
汪元量的文学作品流传下来的如今只剩下《湖山类稿》,根据胡才甫校注的《汪元量集》,其中诗作四百八十首,词作五十二首。其友人称其诗词为“诗史”,认为在他的作品中写尽了世道沧桑、社会变迁。在笔者看来,汪元量虽身为宫廷乐师,非一般文人士子,他本人文学功底深厚,在其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因为善于运用典故的修辞手法来记录当时的南宋朝廷的部分史实,所以这部分作品对于补阙正史、对后世更为全面的认识南宋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笔者认为,在汪元量那些“诗史”作品中,用典与做隐语之意的廋词存在某种联系,探讨二者在“诗史”作品中的具体关
自古以来,临川地域出现过许多文学家族,清代临川李绂家族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家族。李绂历经康、雍、乾三朝,早年致力词章,晚年致力学术。以李绂为代表的李氏家族通过科举起家,以诗文传家,百科辈出。作为临川地域的家族,科举方面的成就维护其家族的社会地位,但其家族的文学成就也不可忽视。本文从李绂家族整个文学研究入手,以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成员的文学成就为研究重点。就目前学界多集中在李绂的个人研究上,因而本文立足于李绂家族,对其文学作全面、细致的探究,以此来观照清代临川李绂家族文学对清代临川地域的影响。
  论文
【摘 要】如何更有效的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本文将从几个问题探讨。  【关键词】使用率;运行成本;选配机房  据统计,全美国的服务器年耗电量超过10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费用用于服务器的散热。我们看到,平均每度10美分的电价,使大多数IT经理(IT managers)敏锐地察觉到公司数据中心的电费正在飞速攀升。而在中国有些电力供应紧张的城市,电价甚至更高。但有趣的是,大多数的数据中心经理却
期刊
“传奇”文体的内涵颇为复杂,唐宋时期“传奇”用以指代一种小说类型,元代文人们用“传奇”指称部分杂剧,明清时期出现“剪灯”三话、《钟情丽集》等具有新文体学意义的传奇小说,传奇戏曲也开始走入人们视野并兴盛起来。自唐宋发展至明清,从小说到戏曲,“传奇”文体的共性特征和发展轨迹却往往被各异的形态所遮蔽。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其人生模式颇具传奇性色彩,被历代文人广泛叙写,历代“传奇”中也有大量李白题材作品。论文致力于以富有传奇性的李白题材文本作为个案,略窥历代称名“传奇”的文学体裁所具有的文体特征,以此探讨“传奇”文
《国语》是我国古代“语”类文献的代表作,其中的四十一段纳谏语是《国语》语言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语言可以反映社会,不同的社会环境也可以制约语言的表现形式。《国语》中的谏辞论证技巧高超,但目前为止却没有人用语用学知识进行研究。本论文以《国语》的纳谏语为研究对象,运用语用学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理论来分析纳谏人在具体语境下如何纳谏,探究纳谏进言类语用规律以及对劝谏等语境下的语用原则进行总结与应用。
  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梳理了古代谏语的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
【摘 要】高校辅导员,一支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针对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水平势在必行。结合本人近五年来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的实践经验,从大学新生的角度出发,针对新生特点,提出了做好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  高校辅导员,一支专门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队伍,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教师群体,是每位
期刊
【摘 要】《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应用广泛、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本文以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学校的课程定位入手分析我校的目前的教学现状,找出我校《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对我校今后的课堂教学具有实际意义,对其他同类课程和其他同类院校的教学也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  1.《管理学原理》的
期刊
【摘 要】90后的中职生将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如何让他们的职业生涯走的更好、走的更远是职业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关注90后中职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合理、适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练好专业基本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关键词】90后;心理特点;一体化教学  “90后”是继“80后”之后,更吸引大家眼球的一个词。它是指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孩子。由于他们生活环境特殊,被媒体定义为“改
期刊
纪弦是台湾现代诗坛的元老之一,主要成就集中在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和现代主义诗学的建构上。为了深入探究纪弦建构现代主义诗学的内容和利弊、客观评价纪弦对中国新诗发展的影响,本文将以四章内容展开论述。
  第一章主要探究纪弦在以“路易士”为笔名的大陆时期的诗观发展和诗歌创作。首先,考查纪弦步入文坛的前因后果和在创作初期由格律诗体转变为自由诗体的原因;其次,通过考查纪弦与杜衡等“第三种人”的文学活动,探究纪弦确立“为文艺而文艺”的自由主义文学观的过程;再次,通过考查纪弦赴日留学的经历和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史实,
中国网络文学界通常将1998年台湾作家蔡智恒开始在台湾成功大学电子布告栏连载言情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视为中国网络文学的开端,至今中国网络言情文学已走过二十二年的发展历程,仍旧保持着迅猛的上升趋势。当前学界对网络言情小说的版权运营现象关注颇多,较少从话语权的理论视角观照网络言情小说的女性话语和男权话语的变化。
  本文将从社会学、文艺学出发,对网络言情小说发展历史上的两性话语的消长做出系统性的整体观照,以期更好地打破网络言情小说在性别解放观念上的局限性,为网络言情小说的创造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