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慢生型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中一处TetR-like蛋白在共生早期阶段的功能初探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ngmingw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利用大豆慢生型根瘤菌Brdyrhizobium japonicum USDA110基因芯片技术,大豆异黄酮genistein作为刺激元,获得了全基因组表达谱,首次发现了一处染色体位点的表达独特,不但表达时期早,而且表达强度高。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位点中紧密排列的3个基因(bll7019-bll7021)的产物被推测为多重耐药外排泵蛋白质(Efflux pump)大家族中的成员,相邻blr7023基因的产物为Tet R调控蛋白家族成员,它们可能作为操纵子单元在共生早期阶段发挥功能。基于上述研究,本实验从遗传方面和生理方面对blr7023基因编码的TetR-like蛋白在多重耐药外排泵中的调控作用、调控位点及对菌体吸附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了三部分实验:首先,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获得目标蛋白及电泳阻滞实验;其次,菌体抗生素(其他有害物质)抗性实验;最后,菌体吸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1.blr7023基因编码的调控蛋白为可溶性蛋白且可在在E.coli BL21(DE3)内稳定表达。蛋白表达量受细菌密度、诱导物(IPTG)浓度、温度以及诱导时间的影响。最佳诱导条件为:以1:100的接种量在接种瓶内前培养菌液至OD600=0.3-0.6,诱导物IPTG浓度为0.3 mM、37℃、160 r/min诱导3 h。2.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电泳阻滞实验显示:blr7023基因编码的TetR-like蛋白的调控位点在大豆慢生型根瘤菌属的不同种内保守存在,调控结合位点(一般包含回文序列结构)位于blr7023基因翻译起始密码子上游第72位碱基起始至99位碱基结束的27个碱基的回文序列。回文序列的碱基替换影响了调控蛋白的结合。3.菌体抗生素实验显示:与野生体菌株相比,blr7023基因的缺失显著增强了大豆根瘤菌对四环素的耐受性,推测该蛋白可能负调控多重耐药外排泵结构基因bll7019-bll7021的表达。blr7023插入突变体对其他抗生素或者有毒物质的耐受性,与野生体相比,无显著变化。4、菌体吸附实验表明:blr7023基因的缺失显著降低了该根瘤菌在早期共生阶段的吸附、固着与相应宿主根部的能力,也就影响了后期结瘤、固氮等相关能力。因此,blr7023基因是在共生早期发挥重要功能的共生有利基因。综上所述,研究明确了blr7023蛋白质调控bll7019-bll7021表达的DNA结合位点,该位点包含了回文序列AAATAAACTATACCGTATATTTTCTTT。其次,blr7023基因的缺失显著增强了对四环素的耐受性,推测该基因产物在多重耐药外排泵中为负调控。最后,blr7023的缺失降低了菌体吸附能力从而导致结瘤延迟,即该基因参与根瘤菌在共生初期阶段土壤根际的存活以及竞争性结瘤,是一个促进共生的有利基因。
其他文献
实际油气藏的主要存在形式为裂缝、裂隙和孔隙,它们多表现多相(固相、流相和气相等)的形式。基于多孔隙介质的模型,由于充分地考虑了油气储层结构的各种特性,因此可以更好地
目前我国大型电力集团和供电公司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是现有系统主要是关于电力生产控制与监控方面,使用场景局限于有专用网络和电脑的固定工作场所,对于需要外出作业的负
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在描述储层特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字岩心作为一种新的油田技术,在模拟研究储层的特性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在目前,大多数基于数字岩心的模拟
太赫兹(THz)波是指频率从0.1THz到10THz,介于毫米波与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涵盖了亚毫米波及远红外光区域,兼有微波毫米波与红外可见光两个区域的特性,同时又与其他波段的电磁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移动通信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每一次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革命都会大大提升人们产生数据的能力,而每一次革命都会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应
光通信网络作为未来通信的发展趋势,正得到与日俱增的关注。其中,早前广泛使用的“光-电-光”模式因电信息处理在效率与功耗等方面的瓶颈,正向逐步全光网络过渡。半导体激光
油膜轴承由于其摩擦系数小、损耗低、刚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钢铁、矿山、冶金、电力等系统的高、精、尖关键设备上。衬套作为油膜轴承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和运行过程中的受
pH中和过程广泛存在于化工、发电、污水处理等重要领域中,因为其具有强非线性、时变性、大时滞等复杂过程的典型特点,在控制界和工程界都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挑战的难题之一。早
氮氧化物是造成诸如光化学烟雾、酸雨及雾霾等污染事件的重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当前脱除NOx最为有效的技术
目的:促进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轴突的再生和正确致靶是神经外科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本课题以小鼠TBI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TBI后创伤区微小核糖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