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用于开展公共交往、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彰显城市空间特色风貌的标识之一。公共空间的布局研究对于高效、便捷地组织城市公共生活,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榆林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城市,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迅速,自然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其产业发展,城市空间急剧拓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也凸显了榆林城市公共空间规模总量不足、空间分布不均、与人口规模不匹配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迈入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榆林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研究对于提高公共空间规模、优化公共空间布局、构建高质量的城市空间体系,缓解日益突出的公共空间布局与居民使用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尤为重要,对于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尤为迫切。本文以榆林城市公共空间为研究范围,选取榆林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园广场与体育场地为研究对象,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榆林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对规划期末2035年榆林城市公共空间布局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包含了三部分研究内容,分别为背景解读、特征剖析、布局优化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解读。主要涉及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路线,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公共空间特征剖析。在解读榆林市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人口分布、文化特征以及城市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规模与分布两方面,对榆林现状公共空间中公园广场与体育场地的城市级与社区级的现状布局进行定性与定量解析,并总结了榆林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特征与问题。第三部分为布局优化。首先,明确了榆林城市公共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提出要构建人本化、均衡性、系统性的公共空间,并构建了基于规模预测与分布引导的榆林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路径。其次,通过城市人口规模与分布的分析预测,以相关规范指标为指标基准,结合影响因素分析,划定适宜榆林城市公共空间人均指标,并结合服务人口规模对公共空间规模进行预测。同时,结合榆林公共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对榆林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空间进行预测,依据需求空间分布与现状各类型、各层级公共空间布局特征,引导榆林规划期末的公共空间分布,并通过最近距离出行时间与步行可达区覆盖率分析其合理性,提出优化意见。最终,提出规划期末,榆林城市公共空间总规模应在1092-1682公顷范围内,且城市级公共空间在老城片区古城区域与科创片区中心区域集聚分布,社区级公共空间基于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圈层布局的榆林城市公共空间布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