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纳米银具有独特的抗菌特性以及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使用于工业生产、生物医药以及日常消费品中,它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纳米银的应用为人类在诸多领域带来了巨大便利,但其在生活消费品中的应用备受环保研究人员、管理者等的高度关注。含纳米银消费品会随生活污水流经生活污水处理厂,并通过各种途径(污泥农用、污水灌溉)进入土壤,最终在土壤中富集。目前对于受纳米银污染土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食物链传递,从土壤到植物再到人体摄入。但在多数情况下,人体通过手-口接触途径也会摄入土壤中的纳米银。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快速的方法来研究土壤中纳米银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受纳米银污染土壤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风险进行研究并初步评估其风险。本文首先调查了我国现存十种抗菌消费品中纳米银的含量;在此基础上,简单模拟了纳米银进入土壤的过程,利用体外消化提取法对土壤中纳米银的生物有效性展开研究,从土壤老化和理化性质两方面进行探讨。为了进一步验证体外消化提取法所得结果的准确性,选择其中一种含纳米银土壤,采用大鼠进行实验验证;最后,依据土壤中纳米银的生物有效性结果,初步评估含纳米银土壤经手-口摄入体内后,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风险。本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采用紫外分光光谱(UV-Vis)、超滤等方法分析我国现存十种抗菌消费品,结果表明,有四种液态抗菌消费品检测出纳米银,且其含量为0.79~57.89 mg·L-1,其他六种抗菌消费品均未检测出纳米银。(2)含纳米银土壤老化7天时,土壤中纳米银的生物有效性为0.5%~9.0%;老化30天时,土壤中纳米银的生物有效性为1.0%~9.2%。统计结果表明,除了A-5砖红壤外,老化时间对其他八种土壤中纳米银的生物有效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3)土壤中纳米银的生物有效性与土壤pH、有机质、最大饱和含水率和粘粒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P<0.05),且一方面随着土壤pH和粘粒的增加而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土壤有机质和最大饱和含水率的上升而上升。然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砂粒和粉砂粒对土壤中纳米银的生物有效性则无显著性的影响(P>0.05)。(4)通过口部摄入途径将纳米银染毒SD大鼠,纳米银对SD大鼠的有效性为8.1%,验证了体外消化提取法所得结果的准确性(体外实验所得结果为8.4%)。(5)依据土壤中纳米银总量对成人和儿童进行风险初步评估,结果表明,九种典型土壤中纳米银的风险墒都大于1(HQ>1),即采用总量评估的方法表明,受纳米银污染的土壤会对成人和儿童会产生潜在健康风险。然而,引入土壤中纳米银的生物有效性结果校正后,评估结果表明,受纳米银污染的土壤对于成人产生的健康风险墒小于1(HQ<1),而对儿童产生的健康风险墒依然大于1(HQ>1)。两种评估方法结果表明,受纳米银污染的土壤对儿童产生的健康风险要高于成人;其次,大鼠实验证明,纳米银染毒大鼠后,大鼠并不是100%的吸收了纳米银。所以,采用总量法会高估土壤纳米银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墒;而基于采用生物有效性的健康风险评估更能反映纳米银在环境中对人体带来的实际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