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早期,气候和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人类为适应这种变化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对植物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人类对植物的利用经过了广泛采集——集中采集——种植——驯化的过程。长江下游地区,史前文化发达,出土遗址丰富,被认为是研究气候环境变化和稻作农业起源、发展的理想地区。 本文以距今10,000-6,000年长江下游地区的浙江上山遗址(1,0000-8,500cal a BP)、跨湖桥遗址(8,000-7,000cal aBP)和田螺山遗址(7,000-5,500cal a BP)出土的考古遗物和遗址文化层堆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遗址出土的植硅体、淀粉粒等微体遗存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在10-6ka BP期间,长江下游地区的发现的禾本科淀粉粒数量最多,包括粟类植物、小麦族、稻族,同时,块根块茎类、食用豆类、橡子等植物的淀粉粒也有发现,说明当时的植物利用是包括禾本科在内,多种植物共同利用。 2)通过对长江下游地区上山文化时期、跨湖桥文化时期、河姆渡文化时期以及历史时期文化层堆积物水稻扇形植硅体的研究,发现水稻扇形植硅体的大小(长和宽)和形态特征(b/a)不随时间,或者水稻驯化程度的加深而发生变化,这些参数不能反映该区域的水稻驯化过程;而水稻扇形植硅体鱼鳞状纹饰的数量变化在统计学上对这一过程有很好的反映。 3)上山遗址是水稻起源地之一。根据水稻扇形植硅体鱼鳞状纹饰数量的变化规律,我们发现,上山文化早期驯化类型的扇形植硅体含量已经远远超过了野生水稻中驯化型扇形植硅体的比例,所以,上山文化早期,也就是距今10,000年前,水稻驯化已经开始。 4)水稻的驯化过程非常漫长。上山文化时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驯化过程虽然缓慢,但是一直进行;到河姆渡文化早期,这个比例掉落到上山文化早期的水平;此后,驯化类型的水稻植硅体的比例就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到历史时期时达到69%,处于现代种植水稻的范围内。